壞死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組織因炎癥反應導致局部或廣泛壞死的嚴重疾病,屬于急性胰腺炎的并發(fā)癥之一。主要由胰酶異常激活、胰腺自身消化、血液循環(huán)障礙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xiàn)為劇烈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癥狀。
胰酶異常激活是核心發(fā)病機制。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內(nèi)被異常激活后,引發(fā)胰腺自身消化,導致腺泡細胞溶解壞死。膽石癥、酗酒、高脂血癥等常見誘因可造成胰管梗阻或直接損傷腺泡細胞,促使胰酶提前激活。血管內(nèi)皮損傷會進一步加重局部缺血,加速壞死進程。
根據(jù)壞死范圍可分為局灶型和彌漫型。局灶型僅累及胰腺某一部分,常見于胰頭部;彌漫型壞死范圍超過30%胰腺組織,多伴隨胰周脂肪壞死。按感染狀態(tài)分為無菌性壞死和感染性壞死,后者因腸道菌群移位導致,病死率顯著增高。
突發(fā)上腹持續(xù)性劇痛是典型癥狀,疼痛向腰背部放射,彎腰抱膝位可稍緩解。多數(shù)患者伴隨頑固性嘔吐、腹脹,嚴重時可出現(xiàn)麻痹性腸梗阻。全身炎癥反應表現(xiàn)為發(fā)熱、心動過速、呼吸急促,部分患者出現(xiàn)皮膚瘀斑等皮下脂肪壞死體征。
增強CT是確診金標準,可清晰顯示胰腺壞死區(qū)域及范圍。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超過正常值3倍有提示意義。CRP超過150mg/L提示重癥傾向。細針穿刺活檢能明確是否合并感染,但需嚴格掌握適應癥。
早期以液體復蘇、禁食胃腸減壓為主,預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無菌性壞死可保守治療,感染性壞死需手術(shù)清創(chuàng)。微創(chuàng)引流術(shù)適用于局限性壞死,開腹手術(shù)多用于廣泛壞死合并感染。后期需長期胰酶替代治療,并控制基礎(chǔ)病因如戒酒、降脂等。
患者應絕對禁酒并低脂飲食,每日脂肪攝入控制在50克以下。恢復期建議少食多餐,優(yōu)先選擇蒸煮等低溫烹飪方式。定期復查胰腺CT及內(nèi)分泌功能,監(jiān)測糖尿病等遠期并發(fā)癥。出現(xiàn)持續(xù)腹痛或消化吸收不良時需及時復診評估。
425次瀏覽 2025-10-24
 
                          105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122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571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743次瀏覽 2023-08-28
84次瀏覽 2025-10-24
 
                          96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676次瀏覽 2024-01-05
87次瀏覽 2025-10-24
 
                          57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77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163次瀏覽 2025-10-24
 
            664次瀏覽
 
            325次瀏覽
 
            481次瀏覽
 
            444次瀏覽
 
            70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