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疝是指顱內(nèi)壓力異常增高導(dǎo)致腦組織移位并嵌入顱骨孔洞或裂隙的危重病癥,常見類型有小腦幕切跡疝、枕骨大孔疝、大腦鐮下疝等。腦疝通常由顱內(nèi)血腫、腦腫瘤、腦水腫、腦積水等疾病引起,表現(xiàn)為劇烈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瞳孔不等大、肢體癱瘓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干預(yù)。
小腦幕切跡疝多見于顳葉占位性病變,腦組織通過小腦幕裂隙向下移位。患者可能出現(xiàn)同側(cè)瞳孔散大、對側(cè)肢體偏癱,伴隨意識水平快速下降。需緊急降低顱內(nèi)壓,臨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脫水,必要時行去骨瓣減壓術(shù)。
枕骨大孔疝常見于后顱窩病變,小腦扁桃體下移至椎管內(nèi)。典型表現(xiàn)為突發(fā)呼吸驟停、頸項強直、血壓驟升。需立即氣管插管維持呼吸,聯(lián)合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與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部分患者需行腦室引流術(shù)。
大腦鐮下疝多因一側(cè)大腦半球腫脹,扣帶回經(jīng)大腦鐮下緣向?qū)?cè)移位。癥狀相對隱匿,可能出現(xiàn)下肢肌力減退或排尿障礙。治療需針對原發(fā)病,如使用注射用七葉皂苷鈉減輕腦水腫,嚴重時需雙側(cè)減壓手術(shù)。
腦疝主要誘因包括外傷性顱內(nèi)血腫、大面積腦梗死、腦膿腫、腦寄生蟲病等占位病變。慢性誘因如腦積水、顱內(nèi)腫瘤可能先出現(xiàn)視乳頭水腫等前驅(qū)癥狀。高血壓急癥、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等也可誘發(fā)急性腦疝。
疑似腦疝患者應(yīng)保持頭高30度體位,避免頸部屈曲。院前急救可靜脈推注20%甘露醇注射液,轉(zhuǎn)運時持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幸存者可能遺留認知障礙、運動功能障礙等后遺癥,需長期進行高壓氧治療和康復(fù)訓(xùn)練。
預(yù)防腦疝需定期篩查顱內(nèi)病變,高血壓患者應(yīng)規(guī)律服藥控制血壓。突發(fā)頭痛伴嘔吐、視物模糊時須及時就診??祻?fù)期患者需避免用力排便、劇烈咳嗽等增加顱內(nèi)壓的行為,飲食以低鹽高蛋白為主,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內(nèi),配合肢體功能鍛煉促進神經(jīng)恢復(fù)。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174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263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0次瀏覽 2025-10-29
 
            471次瀏覽
 
            702次瀏覽
 
            567次瀏覽
 
            710次瀏覽
 
            72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