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身上疼可通過適量飲水、熱敷疼痛部位、補充電解質(zhì)、服用解酒藥物、就醫(yī)治療等方式緩解。酒后身體疼痛可能與酒精代謝產(chǎn)物堆積、肌肉乳酸積累、電解質(zhì)紊亂、酒精性肌病、痛風發(fā)作等原因有關(guān)。
飲酒后需分次飲用500-1000毫升溫水,幫助稀釋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并加速乙醛排泄。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加重腎臟負擔,建議每小時飲用200-300毫升。水中可加入少量蜂蜜補充果糖,促進酒精分解。
用40℃左右熱毛巾敷于肌肉酸痛處15-20分鐘,每日重復(fù)2-3次。熱敷能擴張血管促進乳酸代謝,緩解肌肉痙攣。注意避免燙傷皮膚,糖尿病患者需謹慎控制溫度。
選擇含鉀鈉鎂的電解質(zhì)飲料或食用香蕉、橙子等水果,糾正酒精利尿作用導(dǎo)致的電解質(zhì)失衡。避免飲用碳酸飲料加重胃部不適,可自制淡鹽水補充鈉離子。
遵醫(yī)囑使用鹽酸納洛酮舌下片、復(fù)方甘草酸苷片、美他多辛膠囊等藥物加速酒精代謝。合并頭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但需避免與酒精同服加重肝臟損傷。
若出現(xiàn)持續(xù)24小時以上的劇烈肌肉疼痛、尿液呈醬油色或意識模糊,需警惕橫紋肌溶解癥或酒精中毒。急診科醫(yī)生可能進行靜脈補液、血液凈化等治療,嚴重肌溶解需用碳酸氫鈉注射液堿化尿液。
酒后應(yīng)保持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肌肉損傷。次日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優(yōu)質(zhì)蛋白。長期飲酒者建議進行肝功能檢查和營養(yǎng)評估,必要時在消化內(nèi)科或營養(yǎng)科指導(dǎo)下制定戒酒計劃。注意酒后48小時內(nèi)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yè),防止意外事故發(fā)生。
62148次播放 2021-06-30
71082次播放 2021-05-31
57048次瀏覽
63437次瀏覽
52135次播放 2019-03-22
64468次瀏覽
63457次瀏覽
57610次瀏覽
92次瀏覽 2025-07-15
102次瀏覽 2025-10-30
105次瀏覽 2025-10-30
98次瀏覽 2025-10-30
87次瀏覽 2025-10-30
86次瀏覽 2025-10-30
62次瀏覽 2025-10-30
113次瀏覽 2025-10-30
248次瀏覽 2025-10-30
55次瀏覽 2025-10-30
133次瀏覽 2025-10-30
106次瀏覽 2025-10-30
167次瀏覽 2025-10-30
369次瀏覽 2025-10-30
209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113次瀏覽 2025-10-30
446次瀏覽 2025-10-30
97次瀏覽 2025-10-30
473次瀏覽 2025-10-30
174次瀏覽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