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脊髓損傷是指脊髓橫斷性損傷導致?lián)p傷平面以下所有感覺、運動及自主神經(jīng)功能永久性喪失的嚴重神經(jīng)損傷。根據(jù)損傷程度可分為脊髓震蕩、不完全性脊髓損傷和完全性脊髓損傷三類,完全性損傷是最嚴重的類型。
完全性脊髓損傷通常由高能量創(chuàng)傷導致,如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脊柱。損傷瞬間脊髓組織遭受機械性壓迫或剪切力,造成神經(jīng)纖維斷裂、出血壞死。病理改變包括灰質中央出血性壞死、白質軸索斷裂及繼發(fā)性缺血缺氧損傷。損傷后24小時內會出現(xiàn)進行性加重的脊髓水腫,進一步加重神經(jīng)損害。
典型表現(xiàn)為損傷平面以下雙側對稱性感覺完全喪失,包括痛覺、溫覺、觸覺及本體感覺。運動功能完全癱瘓,肌張力初期為弛緩性癱瘓,2-6周后轉為痙攣性癱瘓。自主神經(jīng)功能障礙包括排尿排便失禁、性功能障礙及體溫調節(jié)異常。損傷平面越高,全身影響越顯著,頸髓損傷可導致呼吸肌麻痹。
診斷需結合影像學檢查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評估。MRI可清晰顯示脊髓受壓、斷裂或出血等結構性改變。ASIA損傷分級中A級為完全性損傷,表現(xiàn)為骶段S4-5無任何感覺與運動功能保留。需與脊髓休克期鑒別,休克期表現(xiàn)為暫時性神經(jīng)功能抑制,通常持續(xù)24-48小時。
損傷后8小時內是治療關鍵窗口期,需立即進行甲基強的松龍沖擊治療,使用甲基強的松龍注射液可減輕繼發(fā)性損傷。同時需行脊柱復位固定,解除脊髓壓迫。對于頸椎損傷可使用頸托固定,胸腰椎損傷需臥床制動。密切監(jiān)測呼吸、循環(huán)功能,高位損傷需氣管插管輔助通氣。
康復治療需多學科協(xié)作,包括物理治療、作業(yè)治療及心理干預。使用電動起立床幫助體位適應,功能性電刺激儀維持肌肉容積。預防并發(fā)癥包括使用間歇導尿管理神經(jīng)源性膀胱,壓力襪預防深靜脈血栓。后期可配置輪椅、矯形器等輔助器具,開展生活技能訓練。
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需終身進行康復訓練,家屬應學習護理技能,定期評估壓瘡風險。保持均衡飲食,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預防骨質疏松。心理支持尤為重要,可加入病友互助組織。建議每3-6個月復查脊髓功能評估,及時調整康復方案。注意避免泌尿系感染、異位骨化等常見并發(fā)癥。
103次瀏覽 2025-10-13
147次瀏覽 2025-10-13
373次瀏覽 2025-10-13
637次瀏覽 2025-10-13
248次瀏覽 2025-10-13
72次瀏覽 2025-10-13
138次瀏覽 2025-10-13
99次瀏覽 2025-10-13
64次瀏覽 2025-10-13
175次瀏覽 2025-10-13
59次瀏覽 2025-07-15
218次瀏覽 2025-10-13
175次瀏覽 2025-10-13
0次瀏覽 2025-10-13
370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10-13
105次瀏覽 2025-10-13
304次瀏覽 2025-10-13
0次瀏覽 2025-10-13
457次瀏覽 2025-10-13
91次瀏覽 2025-10-13
112次瀏覽 2025-10-13
665次瀏覽
148次瀏覽
318次瀏覽
278次瀏覽
35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