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時艾灸大椎穴、風門穴、肺俞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效果較好。艾灸這些穴位有助于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頭痛、咳嗽等癥狀,促進身體恢復。
大椎穴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艾灸大椎穴能夠幫助發(fā)散風寒,緩解感冒引起的發(fā)熱、惡寒等癥狀。該穴位屬于督脈,具有調節(jié)全身陽氣的作用,適合風寒型感冒患者使用。
風門穴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艾灸風門穴可以祛風解表,改善感冒導致的鼻塞、流涕等癥狀。該穴位對預防和治療外感風寒有較好效果,適合感冒初期使用。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艾灸肺俞穴能夠宣肺解表,緩解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癥狀。該穴位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較好調理作用,適合風熱型感冒患者使用。
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間,艾灸合谷穴可以疏風解表,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咽喉腫痛等癥狀。該穴位具有鎮(zhèn)痛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適合各類感冒癥狀的輔助治療。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艾灸足三里穴能夠健脾益氣,增強機體抵抗力,幫助感冒恢復。該穴位對改善體質虛弱引起的反復感冒有較好效果,適合體虛易感人群使用。
艾灸治療感冒時要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受涼。艾灸后適當飲用溫開水,避免立即洗澡或吹風。對于風熱型感冒伴有高熱癥狀者,建議先就醫(yī)治療。平時可通過適度運動、規(guī)律作息等方式增強體質,預防感冒發(fā)生。艾灸過程中如出現(xiàn)不適,應立即停止并咨詢專業(yè)醫(yī)師。
64次瀏覽 2025-10-13
99次瀏覽 2025-10-13
304次瀏覽 2025-10-13
637次瀏覽 2025-10-13
72次瀏覽 2025-10-13
175次瀏覽 2025-10-13
91次瀏覽 2025-10-13
0次瀏覽 2025-10-13
92次瀏覽 2025-07-15
373次瀏覽 2025-10-13
0次瀏覽 2025-10-13
103次瀏覽 2025-10-13
112次瀏覽 2025-10-13
105次瀏覽 2025-10-13
457次瀏覽 2025-10-13
147次瀏覽 2025-10-13
263次瀏覽 2025-03-21
175次瀏覽 2025-10-13
0次瀏覽 2025-10-13
248次瀏覽 2025-10-13
138次瀏覽 2025-10-13
218次瀏覽 2025-10-13
250次瀏覽
272次瀏覽
481次瀏覽
406次瀏覽
17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