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過多可能由內分泌失調、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礙、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原因引起。月經量過多通常表現(xiàn)為經期出血量超過80毫升、經期延長超過7天或伴有血塊等癥狀。
內分泌失調是月經量過多的常見原因,可能與精神壓力大、過度節(jié)食、作息紊亂等因素有關。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會導致子宮內膜異常增厚,脫落時出血量增加。這類情況可通過調整作息、減少壓力、均衡飲食改善,必要時需遵醫(yī)囑使用黃體酮膠囊、地屈孕酮片等藥物調節(jié)周期。
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形成的良性腫瘤,可能與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肌瘤增大宮腔面積或影響子宮收縮時,會導致經量增多、經期延長,部分患者伴有下腹墜脹感。確診后可根據(jù)肌瘤大小選擇米非司酮片縮小子宮肌瘤,或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
子宮內膜息肉是子宮內膜局部過度生長形成的贅生物,可能與慢性炎癥刺激或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息肉會增加子宮內膜表面積,導致月經量增多、經間期出血,部分患者伴有痛經。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是主要治療方式,術后可配合屈螺酮炔雌醇片預防復發(fā)。
凝血功能障礙如血小板減少癥、血友病等,會導致凝血機制異常,經期出血難以自行停止。這類患者除月經量多外,還可能伴有牙齦出血、皮下瘀斑等癥狀。需針對原發(fā)病治療,如使用氨甲環(huán)酸片止血,嚴重時需輸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外,可能與經血逆流、免疫異常等因素有關。異位病灶會導致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引起月經量多、嚴重痛經甚至不孕。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疼痛,或通過戈舍瑞林注射液抑制卵巢功能減少出血。
月經量過多期間需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飲食上可適量增加動物肝臟、菠菜等富含鐵元素的食物,預防貧血。建議記錄每次月經的出血量、持續(xù)時間及伴隨癥狀,就醫(yī)時提供給醫(yī)生參考。若出現(xiàn)頭暈乏力等貧血表現(xiàn),或出血持續(xù)超過7天,應及時到婦科就診排查病因。
150次瀏覽 2025-10-03
219次瀏覽 2025-10-03
221次瀏覽 2025-10-03
3332次瀏覽 2025-10-03
676次瀏覽 2024-01-05
259次瀏覽 2025-10-03
416次瀏覽 2025-10-03
295次瀏覽 2025-10-03
466次瀏覽 2025-10-03
227次瀏覽 2025-10-03
224次瀏覽 2025-10-03
159次瀏覽 2025-10-03
59次瀏覽 2025-07-15
121次瀏覽 2025-10-03
518次瀏覽 2025-10-03
210次瀏覽 2025-10-03
86次瀏覽 2025-10-03
130次瀏覽 2025-10-03
135次瀏覽 2025-10-03
818次瀏覽 2025-10-03
201次瀏覽 2025-10-03
226次瀏覽 2025-10-03
185次瀏覽
367次瀏覽
275次瀏覽
339次瀏覽
24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