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內(nèi)翻的治療方法包括牽拉手法,即對跟腱的牽拉、對前腳掌的牽拉、自我牽拉法。其次可以采用輔助訓練。在平時生活中要讓寶寶有好的習慣,使用繃帶綁帶的方法,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要根據(jù)醫(yī)生指導進行治療。
當寶寶站立時,從后面看,正常足部的距骨與跟骨應在同一直線上,并垂直于地面。若寶寶的距骨相對于跟骨向外偏歪,則為足內(nèi)翻,這是對于他們以后都會有影響的疾病,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了解足內(nèi)翻的治療方法非常有必要。
1.拉手法
拉小孩的跟腱,仰臥或正坐姿勢,父母用一只手抓住小孩的腳踝,另一只手的手掌放在小孩的腳跟下,然后抓住腳跟使小孩的腳心壓在前臂上,用力向上水平方向拉。注意,手掌握住腳踝必須固定在一個良好的位置,不能使整個腳被拉起。每次收縮時間,可持續(xù)約一分鐘,收縮次數(shù)取決于兒童足底屈肌攣縮的程度。為了牽引孩子的前腳掌,父母用一只手抓住孩子的腳后跟,另一只手抓住孩子的前腳掌,然后慢慢有力地向上向外扭轉(zhuǎn),每次持續(xù)6-10秒。
2.自拉方法
讓孩子踩上兩種斜板,雙手放在桌子、床欄桿等上,然后將身體豎直,慢慢蹲下。注意:不要變形的雙腳跟坡道。此外,孩子可以面對墻壁站立,慢慢向前爬行,直到跟腱感覺拉伸到這么遠,可以把腳趾向外(像查理卓別林)做同樣的動作。
3.訓練輔助設備
父母可以用手、小刷子、冰塊,從下到上刺激孩子腿部外側(cè)的皮膚,這樣就可以誘發(fā)活動性足外翻的出現(xiàn)。如果孩子的年齡較小,父母也可以將雙手放在腳腕處,慢慢把孩子翻轉(zhuǎn)過來,可以誘發(fā)腳背反射。
4.平時身體保持正確的姿勢
在俯臥位時,寶寶的腳應該放在床的外側(cè)邊緣,使腳有一個自然的下垂,使時間長,還要防止跟腱攣縮;坐著時,讓寶寶盡量把腳平放在最好的光腳上。
走路時,父母還應鼓勵孩子放慢腳步,在走路前把腳平放,也可以采取從里到外墊高的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外,在孩子休息時,父母也可以用一些繃帶來保持腳的正確位置。
70次瀏覽 2025-09-19
56次瀏覽 2025-09-19
68次瀏覽 2025-09-19
104次瀏覽 2025-09-19
141次瀏覽 2025-09-19
246次瀏覽 2025-09-19
94次瀏覽 2025-09-19
98次瀏覽 2025-09-19
130次瀏覽 2025-09-19
174次瀏覽 2025-09-19
534次瀏覽 2025-09-19
36次瀏覽 2025-09-19
395次瀏覽 2025-09-19
76次瀏覽 2025-09-19
878次瀏覽 2023-09-06
71次瀏覽 2025-09-19
112次瀏覽 2025-09-19
168次瀏覽 2025-09-19
135次瀏覽 2025-09-19
149次瀏覽 2025-09-19
92次瀏覽 2025-07-15
120次瀏覽 2025-09-19
104次瀏覽
227次瀏覽
318次瀏覽
265次瀏覽
22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