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可通過自我檢查初步篩查,但確診需依賴專業(yè)醫(yī)學檢測。自我檢查方法主要有觀察癥狀、使用艾滋病檢測試紙、評估高危行為、監(jiān)測免疫功能和記錄暴露時間。
艾滋病急性期可能出現發(fā)熱、咽痛、淋巴結腫大等類似流感癥狀,持續(xù)1-2周后自行緩解。無癥狀期可能長達數年,期間可能出現持續(xù)性腹瀉、體重下降等非特異性表現。但這些癥狀缺乏特異性,不能作為診斷依據。
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國家批準的艾滋病檢測試紙,按照說明書采集指尖血或口腔黏膜滲出液進行檢測。試紙檢測的是HIV抗體,需在高危行為后2-6周進行,窗口期檢測可能出現假陰性。任何陽性結果都必須經醫(yī)療機構復核確認。
無保護性行為、共用注射器、職業(yè)暴露等是主要傳播途徑。發(fā)生高危行為后需記錄具體時間,這對確定檢測時機很重要。多次高危行為會顯著增加感染風險,但單次暴露感染概率通常較低。
長期不明原因的反復感染、口腔白斑、帶狀皰疹等可能提示免疫功能下降。但許多其他疾病也會導致類似表現,不能據此判斷是否感染HIV。CD4細胞計數等專業(yè)免疫指標檢測才能準確評估免疫功能。
從最后一次高危行為開始計算時間,不同檢測方法的窗口期不同。核酸檢測需7-14天,抗原抗體聯合檢測需14-28天,抗體檢測需21-42天。在窗口期內檢測可能無法檢出實際感染狀態(tài)。
艾滋病自我檢查只能作為初步參考,任何可疑結果都應盡快到醫(yī)療機構進行專業(yè)檢測。各地疾控中心提供免費咨詢檢測服務,檢測過程嚴格保密。日常生活中應堅持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等預防措施,發(fā)生高危行為后可在醫(yī)生指導下考慮暴露后預防用藥。確診感染后應盡早開始抗病毒治療,規(guī)范治療可使感染者獲得接近正常人的壽命和生活質量。
174次瀏覽 2025-03-21
349次瀏覽 2025-11-03
259次瀏覽 2025-11-03
194次瀏覽 2025-11-03
139次瀏覽 2025-11-03
118次瀏覽 2025-11-03
142次瀏覽 2025-11-03
284次瀏覽 2025-11-03
255次瀏覽 2025-11-03
186次瀏覽 2025-11-03
202次瀏覽 2025-11-03
784次瀏覽 2025-11-03
5906次瀏覽 2025-11-03
172次瀏覽 2025-11-03
215次瀏覽 2025-11-03
443次瀏覽 2025-11-03
301次瀏覽 2025-11-03
163次瀏覽 2025-11-03
697次瀏覽 2025-11-03
92次瀏覽 2025-07-15
215次瀏覽 2025-11-03
168次瀏覽 2025-11-03
863次瀏覽
681次瀏覽
807次瀏覽
577次瀏覽
62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