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可能導致肝硬化、肝癌等嚴重并發(fā)癥,還可能引發(fā)肝外器官損害。慢性乙肝的危害主要有肝功能衰竭、門靜脈高壓、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肝外系統(tǒng)損害等。
慢性乙肝病毒持續(xù)復制可導致肝細胞大面積壞死,當肝臟代償能力耗盡時會出現(xiàn)凝血功能障礙、黃疸、腹水等肝功能衰竭表現(xiàn)。患者需定期監(jiān)測凝血酶原時間、血清膽紅素等指標,必要時需進行人工肝支持治療或肝移植手術。臨床常用抗病毒藥物包括恩替卡韋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丙酚替諾福韋片等。
長期肝臟炎癥會導致肝纖維化進展,最終形成肝硬化并引發(fā)門靜脈壓力升高。這種情況可能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脾功能亢進等并發(fā)癥。患者需通過胃鏡檢查評估靜脈曲張程度,必要時接受內(nèi)鏡下套扎治療??估w維化治療可選用扶正化瘀膠囊、安絡化纖丸等中成藥。
嚴重肝功能損害時,血氨等毒性物質無法被肝臟代謝而通過血腦屏障,導致意識障礙、行為異常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颊咝柘拗频鞍踪|攝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必要時可選用門冬氨酸鳥氨酸顆粒降低血氨水平。
晚期肝病患者由于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可能引發(fā)功能性腎衰竭。這種情況表現(xiàn)為少尿、血肌酐升高等癥狀,需通過白蛋白擴容、特利加壓素注射液改善腎臟灌注,嚴重者需進行腎臟替代治療。
慢性乙肝可能誘發(fā)多種肝外表現(xiàn),包括乙肝相關性腎炎、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等免疫復合物疾病。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糖耐量異常、甲狀腺功能紊亂等內(nèi)分泌異常。這些情況需要針對具體器官損害進行相應治療,同時加強抗病毒治療控制原發(fā)病。
慢性乙肝患者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嚴格戒酒并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飲食上建議選擇優(yōu)質蛋白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魚肉、蛋清、西藍花等,控制動物脂肪攝入。每3-6個月需復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及肝臟超聲等檢查,出現(xiàn)乏力加重、腹脹、皮下出血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通過規(guī)范抗病毒治療和長期隨訪,多數(shù)患者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743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174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786次瀏覽
 
            844次瀏覽
 
            475次瀏覽
 
            615次瀏覽
 
            71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