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發(fā)生頸椎病后會采取針灸的方法治療,針灸對于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癥狀有較好的效果,但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的方式,不能徹底治愈疾病。在針灸過程中配合牽引、理療等其他的方式,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隨著年齡的增大,人體的頸椎發(fā)生退行性改變,可引起骨質(zhì)增生、椎間盤突出,導致頸椎病的發(fā)生。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等可加還頸椎的退變,使頸椎病的發(fā)病率大大增加。頸椎病對健康有很大危害,應及時治療。那么,頸椎病針灸能治好嗎?
一、頸椎病針灸能治好嗎
頸椎病通過針灸治療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針灸治療是通過刺激身體特定的穴位,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局部肌肉疲勞,從而達到治療目的。但針灸并不能徹底治愈頸椎病,只能起到輔助治療的方式,在針灸的同時應配合其他的方式治療,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要注意的是,患有頸椎病,應到正規(guī)中醫(yī)院的針灸推拿科進行針灸,避免到一些小診所,這是因為頸椎部位有豐富的神經(jīng)和血管,一旦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損傷,引起嚴重的后果。
二、頸椎病針灸后注意事項
1、注意保暖
針灸的同時大多會配合艾灸、紅外線等治療方法,這些溫熱的刺激可導致皮膚毛孔呈張開狀態(tài),很容易受涼,此時應注意保暖,避免因受涼而加重病情。
2、避免暈灸
針灸時出現(xiàn)頭暈、惡心、心慌等癥狀,稱為暈灸。一旦發(fā)生,應及時終止針灸,可灸足三里促進恢復。為了避免暈灸,對于身體素質(zhì)較差的患者應循序漸進的針灸。
3、避免傷口感染
針灸之后可以皮膚上留下針孔,應保持針灸部位皮膚的清潔,干燥,針灸后兩小時內(nèi)避免碰水,防止發(fā)生感染。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fā)生皮膚感染,應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
4、改變不良姿勢
針灸治療完,平時也要注意糾正不良的姿勢,如長時間看手機、電腦等,建議在保持同一姿勢20~30分鐘后適當活動一下頸椎,預防頸椎病的復發(fā)。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656次瀏覽 2023-07-26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109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4051次瀏覽 2024-11-30
4195次瀏覽 2024-12-16
4143次瀏覽 2024-11-18
4162次瀏覽 2024-12-09
4067次瀏覽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