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能自然轉陰,是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發(fā)生的乙肝病毒自發(fā)性清除。這種情況確實是有可能發(fā)生的,但發(fā)生率較低。我國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HBeAg血清學轉換后每年大約有0.5%~1.0%發(fā)生HBsAg清除。”
在沒有完全治療的情況下,經(jīng)過20~50年,體內免疫系統(tǒng)自發(fā)地將乙肝病毒清除,HBsAg自然陰轉,抗HBs出現(xiàn),達到自愈,被稱為表面抗原血清學轉換或乙肝表面抗原“自然轉陰”。這種自然轉陰率每年大約為0.5%~1.0%。
乙肝表面抗原自然轉陰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①e抗原陰性,即:乙肝“小三陽”;
②表面抗原的數(shù)值較低,一般<200 IU/ml;
③病毒復制水平低,一般HBV DNA<2000 IU/ml;
④年齡:一般來說,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一生中,HBsAg自然陰轉有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發(fā)生在10~20歲,每年的自然轉陰率約為2.7%;第二個高峰發(fā)生在50歲以后,每年的自然轉陰率可以高達6.6%。
721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554次瀏覽 2023-08-23
2448次瀏覽 2024-12-12
2262次瀏覽 2025-01-29
2520次瀏覽 2024-11-30
2495次瀏覽 2025-02-21
2592次瀏覽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