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的臨床診斷方法有哪些呢,腎衰竭是臨床常見的病癥它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腎衰竭若能準確診斷合理治療常能痊愈或緩解,然而治療的前提就是正確的診斷,那么診斷腎衰竭都有哪些方法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診斷腎衰竭的幾個方法
1、病期長短是區(qū)分急、慢性腎衰竭的基礎(chǔ)。CRF50例中竟有半數(shù)病期不足1年、其中三分之一起病較急、病期少于3個月。因此、病期長短作為論斷依據(jù)尤其是CRF并不可靠。文獻資料顯示、經(jīng)腎活檢后更改診斷的比例較高。
2、目前國內(nèi)已普及用B超測量腎臟大小。一般認為腎臟體積增大見于ARF、腎臟體積縮小見于慢性腎衰。資料顯示無論急或慢腎衰、腎臟真正增大或縮小者僅各占三分之一、多數(shù)病例腎臟大小正常、這一部分人應用B超測腎臟大小對急、慢性腎衰鑒別無幫助。最近我們發(fā)現(xiàn)B超下測量腎實質(zhì)厚度較測腎體積大小更有意義。
3、指甲肌酐測定是一項無創(chuàng)、簡便的檢查方法、其測定值反應三個月前血肌酐水平。對于隱匿起病或病史不詳、腎臟大小正常的患者、指甲肌酐測定可了解3個月前腎功能、其特異度達百分之八十四、可作為以上兩項資料的彌補。
4、貧血是CRF臨床表現(xiàn)之一、已載入教科書、作為ARF與CRF鑒別點之一、100例的分析ARF和CRF患者貧血的檢出率和嚴重程度無明顯差異。
5、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是CRF的臨床表現(xiàn)。有病例顯示有半數(shù)尿比重低于1.015、腎活檢組織有明顯小管間質(zhì)病變、這一現(xiàn)象可解釋ARF的尿比重下降。
6、尿細胞學及其他有形成分檢查在臨床診斷中不容忽視。尿沉渣中腎小管細胞總數(shù)、壞死細胞數(shù)、管型數(shù)及類別、常提示腎小管壞死。其數(shù)量愈多病情愈嚴重、腎功能愈差;急性間質(zhì)性腎炎急腎衰時尿沉渣中出現(xiàn)嗜酸細胞;尿中大量紅細胞、特別是紅細胞管型提示腎小球腎炎引起急腎衰。
7、ARF尤其急性腎小管壞死時、尿酶、刷狀緣抗原、尿腺苷結(jié)合蛋白水平上升也利于鑒別診斷。
以上就是腎衰竭的臨床診斷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9次瀏覽 2025-07-19
18次瀏覽 2025-07-19
8次瀏覽 2025-07-19
0次瀏覽 2025-07-19
20次瀏覽 2025-07-19
63次瀏覽 2025-07-19
12次瀏覽 2025-07-19
12次瀏覽 2025-07-19
8次瀏覽 2025-07-19
12次瀏覽 2025-07-19
7次瀏覽 2025-07-19
13次瀏覽 2025-07-19
0次瀏覽 2025-07-19
22次瀏覽 2025-07-19
18次瀏覽 2025-07-19
10次瀏覽 2025-07-19
59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9
0次瀏覽 2025-07-19
19次瀏覽 2025-07-19
635次瀏覽 2024-01-05
23次瀏覽 2025-07-19
4091次瀏覽 2024-12-29
7519次瀏覽 2025-01-15
4027次瀏覽 2025-02-25
4196次瀏覽 2024-12-31
4063次瀏覽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