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腹瀉可通過調(diào)整喂養(yǎng)方式、補充水分、使用益生菌、熱敷腹部、遵醫(yī)囑用藥等方式治療。新生兒腹瀉通常由喂養(yǎng)不當、腸道感染、乳糖不耐受、過敏反應、胃腸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
母乳喂養(yǎng)的新生兒腹瀉時,母親需避免進食生冷、油膩或刺激性食物,減少乳汁中可能引起胃腸刺激的成分。配方奶喂養(yǎng)的新生兒可嘗試更換為低乳糖或無乳糖配方奶粉,減輕腸道消化負擔。喂養(yǎng)時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喂食過多加重腹瀉癥狀。
腹瀉會導致新生兒體內(nèi)水分和電解質(zhì)大量流失,家長需密切觀察排尿量和口腔黏膜濕潤度??勺襻t(yī)囑使用口服補液鹽散補充水分和電解質(zhì),預防脫水癥狀。每次喂奶后適當喂少量溫開水,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
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等益生菌制劑可幫助恢復腸道菌群平衡。益生菌能競爭性抑制致病菌生長,增強腸道屏障功能。使用前需咨詢醫(yī)生,避免與抗生素同時服用影響療效。
家長可將溫熱毛巾敷于新生兒腹部,溫度控制在40℃以下,每次持續(xù)5-10分鐘。熱敷能緩解腸痙攣引起的腹痛不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操作時注意避免燙傷,觀察新生兒反應,出現(xiàn)哭鬧加劇需立即停止。
蒙脫石散可吸附腸道內(nèi)的病原體和毒素,保護腸黏膜。消旋卡多曲顆粒能減少腸道分泌,緩解水樣便癥狀。頭孢克肟顆粒適用于細菌感染性腹瀉。所有藥物均需嚴格按醫(yī)囑使用,禁止自行調(diào)整劑量。
家長需每日記錄新生兒排便次數(shù)、性狀和量,觀察有無發(fā)熱、精神萎靡等伴隨癥狀。臀部護理要輕柔,每次便后用溫水清洗并涂抹護臀霜。如腹瀉持續(xù)超過24小時或出現(xiàn)血便、嘔吐、尿量減少等脫水表現(xiàn),須立即就醫(yī)。母乳喂養(yǎng)期間母親應保持飲食清淡,避免攝入可能致敏的食物。保持新生兒生活環(huán)境清潔,接觸嬰兒前嚴格洗手,奶具定期消毒。
101次瀏覽 2025-10-25
174次瀏覽 2025-03-21
59次瀏覽 2025-10-25
229次瀏覽 2025-10-25
99次瀏覽 2025-10-25
155次瀏覽 2025-10-25
0次瀏覽 2025-10-25
48次瀏覽 2025-10-25
235次瀏覽 2025-10-25
203次瀏覽 2025-10-25
240次瀏覽 2025-10-25
44次瀏覽 2025-10-25
248次瀏覽 2025-10-25
80次瀏覽 2025-10-25
668次瀏覽 2025-10-25
205次瀏覽 2025-10-25
67次瀏覽 2025-10-25
0次瀏覽 2025-10-25
263次瀏覽 2025-03-21
110次瀏覽 2025-10-25
389次瀏覽 2025-10-25
106次瀏覽 2025-10-25
323次瀏覽
461次瀏覽
571次瀏覽
664次瀏覽
42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