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致周圍神經毒性(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CIPN)是指使用抗腫瘤藥物所致的外周神經功能紊亂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癥狀與體征。
目前引起外周神經毒性的主要化療藥物有長春堿類(長春新堿、長春花堿、長春瑞濱)、紫杉醇(紫杉醇脂質體、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多西他賽、艾日布林、鉑類(順鉑、卡鉑、奧沙利鉑等)、硼替佐米等。
化療致周圍神經毒性具有怎樣的特點?
化療致周圍神經毒性可分為感覺神經、運動神經和自主神經毒性。
感覺神經毒性
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對稱性的、從肢體遠端開始的感覺異常。一般最先出現在腳趾,然后發(fā)展到足部、腳踝,再到小腿(長襪征)。上肢的典型癥狀出現的較遲,從指尖發(fā)展到手指,然后到整個手,再繼續(xù)向上發(fā)展(手套征)。但是多數患者都是先關注到手部癥狀后才發(fā)現。神經毒性可能會導致深肌腱反射消失。
運動神經毒性
主要表現為肌無力和肌肉萎縮,由于所引發(fā)的癥狀相似,臨床上有時無法區(qū)分是感覺神經亦或是運動神經毒性。
自主神經毒性
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便秘的情況,嚴重者可引發(fā)麻痹性腸梗阻。
化療藥物致周圍神經損傷是可逆的,停藥后數月可自行消退,也有部分患者持續(xù)數年。偶有患者出現重度神經損傷致殘。
當您出現以下情況時該怎么辦?
頭暈眼花
頭暈眼花可能是由于化療藥物對精神神經的影響,也可因血壓的改變引起。使用化療藥物絕大多數患者會有疲乏的感覺,當起床、坐椅子上站立起來或上完廁所站立起來時可感到不同程度的頭暈目眩。
小貼士:
緩慢改變體位,使身體適應體位變化;
從平躺坐起前,先雙腿下垂20-30s后再站立起來;
站立后先活動腳趾或腳踝;
眩暈時坐下或臥床休息,待眩暈消失再站起;
若想不再依賴拐杖等支撐物行走,在移除支撐物前先站立一會兒,待覺得無不適,雙腿能獨立支撐,方可緩慢行走。
走路不穩(wěn)
多數周圍神經毒性化療藥物主要損傷感覺神經,當您出現下肢麻木時可能會出現腳感知地面異常,若下肢出現刺痛則走路會明顯受影響,加劇疼痛。此外,部分周圍神經毒性抗腫瘤藥物可引起肌力的減弱或肌肉痙攣,當您起立、爬樓梯、腳踩踏腳會使不上勁,嚴重者走路不穩(wěn),會有跌倒的風險。
如何預防跌倒?
1.穿合腳舒適的鞋,褲管不宜過長,若過長,建議將褲管卷起;
2.走路時留心觀察地面情況,注意地面是否濕滑、高低不平;
3.保證室內、樓梯間光線充足,晚間留有夜燈,上廁所時開燈防止跌倒;
4.若有明顯步態(tài)不穩(wěn),上廁所或外出須有家人陪同,以免發(fā)生意外;
5.可尋求物理治療,進行平衡及步態(tài)訓練;
6.建議浴室墻壁安裝扶手。
精細動作障礙
當周圍神經毒性癥狀嚴重至一定程度可引起精細動作障礙,如扣紐扣、拿牙簽或細針、寫字、系鞋帶、開瓶蓋、電話撥號等。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759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57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0次瀏覽 2025-04-18
2820次瀏覽 2025-01-30
2729次瀏覽 2024-11-09
2745次瀏覽 2025-01-16
2699次瀏覽 2024-12-06
2735次瀏覽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