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疼痛,但疼痛程度因人而異,主要與藥物種類、給藥方式及個體耐受性有關。化療相關疼痛主要有神經痛、黏膜炎疼痛、骨關節(jié)痛、注射部位疼痛、內臟痛等類型。多數患者可通過規(guī)范鎮(zhèn)痛管理緩解不適。
部分化療藥物如紫杉醇、長春新堿等可能導致周圍神經病變,表現為手腳麻木、刺痛或灼燒感。這類疼痛通常呈手套-襪子樣分布,可能隨療程累積加重。臨床常用加巴噴丁膠囊、普瑞巴林膠囊等藥物調節(jié)神經傳導,配合維生素B12注射液營養(yǎng)神經。冷敷和穿戴寬松衣物有助于減輕接觸性不適。
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等藥物易引發(fā)口腔、消化道黏膜損傷,形成潰瘍性疼痛?;颊呖赡艹霈F吞咽困難、口腔灼痛等癥狀??祻托乱汉纱龠M黏膜修復,利多卡因膠漿局部涂抹能暫時麻痹痛覺,必要時需使用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提升免疫力。保持口腔清潔、進食溫涼流質食物可減少刺激。
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支持治療藥物可能引起骨髓過度活躍,導致骨骼脹痛,常見于腰骶部及長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塞來昔布膠囊等非甾體抗炎藥可緩解炎癥反應,輕中度疼痛可嘗試熱敷或低頻按摩。疼痛多在停藥后自行消退,但需警惕病理性骨折風險。
靜脈輸注蒽環(huán)類、氮芥類藥物時可能出現血管刺激性疼痛,嚴重者可致靜脈炎。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預處理能降低炎癥反應,硫酸鎂濕敷可減輕腫脹。建議選擇中心靜脈置管給藥,避免藥物外滲導致組織壞死。穿刺后適當活動肢體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奧沙利鉑等藥物可能誘發(fā)肝區(qū)悶痛或腸痙攣,伊立替康易導致遲發(fā)性腹瀉伴腹痛。消旋山莨菪堿注射液可解除平滑肌痙攣,蒙脫石散能保護腸黏膜。出現持續(xù)絞痛需排除腸梗阻等急腹癥。治療期間建議少量多餐,避免高纖維食物刺激腸道。
化療期間應定期進行疼痛評分,輕度疼痛可通過聽音樂、冥想等分散注意力緩解。中重度疼痛需及時告知醫(yī)生調整鎮(zhèn)痛方案,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保持均衡飲食補充蛋白質,適度活動維持肌肉力量,心理疏導減輕焦慮情緒,這些措施均有助于提高疼痛閾值。若出現突發(fā)性劇痛或鎮(zhèn)痛無效,應立即就醫(yī)排查血栓、感染等并發(fā)癥。
44次瀏覽 2025-10-25
80次瀏覽 2025-10-25
248次瀏覽 2025-10-25
668次瀏覽 2025-10-25
48次瀏覽 2025-10-25
205次瀏覽 2025-10-25
106次瀏覽 2025-10-25
0次瀏覽 2025-10-25
92次瀏覽 2025-07-15
389次瀏覽 2025-10-25
240次瀏覽 2025-10-25
0次瀏覽 2025-10-25
101次瀏覽 2025-10-25
67次瀏覽 2025-10-25
155次瀏覽 2025-10-25
99次瀏覽 2025-10-25
235次瀏覽 2025-10-25
203次瀏覽 2025-10-25
110次瀏覽 2025-10-25
59次瀏覽 2025-10-25
370次瀏覽 2024-09-25
229次瀏覽 2025-10-25
421次瀏覽
632次瀏覽
451次瀏覽
657次瀏覽
77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