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牙齦紅腫可通過保持口腔清潔、冷敷緩解、調整飲食、補充維生素、使用藥物等方式治療。牙齦紅腫通常由出牙期刺激、口腔感染、營養(yǎng)缺乏、外傷、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
家長需用干凈紗布蘸溫水輕柔擦拭寶寶牙齦和口腔黏膜,每日重復進行2-3次。出牙期可使用硅膠指套牙刷按摩牙齦,哺乳后及時喂少量溫水沖洗口腔。避免使用成人牙膏,可選擇無氟嬰幼兒專用口腔清潔劑。
將醫(yī)用紗布浸冷藏生理鹽水后敷于紅腫部位,每次1-2分鐘,每日3-4次。也可讓寶寶咬合冷藏過的牙膠或磨牙棒,緩解出牙期牙齦充血。冷敷時家長需全程監(jiān)護,防止低溫凍傷或誤吞小物件。
暫時停喂酸性果汁和過硬食物,改為常溫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蛇m量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蘋果泥、香蕉泥等輔食。避免過甜食物殘留口腔,哺乳后家長應幫助清潔口腔。
維生素C缺乏可能導致牙齦出血紅腫,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顆粒。合并口角炎時可補充維生素B2片,但需碾碎后混入輔食。母乳喂養(yǎng)的寶媽應保證自身營養(yǎng)攝入均衡。
細菌感染引起的牙齦炎可遵醫(yī)囑使用頭孢克洛顆粒、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等抗生素。真菌感染需用制霉菌素混懸液涂抹。局部腫痛明顯時可短期應用兒童專用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家長應每日檢查寶寶口腔狀況,記錄紅腫變化趨勢。保持喂養(yǎng)器具高溫消毒,避免共用餐具。出牙期可提供硬度適中的磨牙餅干,促進乳牙萌出。若紅腫持續(xù)超過3天伴發(fā)熱、拒食等癥狀,需及時就診兒科或兒童口腔科。注意觀察是否伴隨皮疹、腹瀉等過敏反應,避免接觸可能致敏物品。哺乳期母親需注意自身口腔健康,防止交叉感染。
 
                          195次瀏覽 2025-10-30
 
                          62次瀏覽 2025-10-30
 
                          133次瀏覽 2025-10-30
 
                          105次瀏覽 2025-10-30
 
                          113次瀏覽 2025-10-30
 
                          87次瀏覽 2025-10-30
 
                          248次瀏覽 2025-10-30
 
                          369次瀏覽 2025-10-30
 
                          209次瀏覽 2025-10-30
 
                          113次瀏覽 2025-10-30
 
                            
                          263次瀏覽 2025-03-21
 
                            
                          743次瀏覽 2023-08-28
 
                          167次瀏覽 2025-10-30
 
                          86次瀏覽 2025-10-30
 
                          102次瀏覽 2025-10-30
 
                          98次瀏覽 2025-10-30
 
                          446次瀏覽 2025-10-30
 
                          473次瀏覽 2025-10-30
 
                          97次瀏覽 2025-10-30
 
                          55次瀏覽 2025-10-30
 
                          106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335次瀏覽
 
            724次瀏覽
 
            842次瀏覽
 
            570次瀏覽
 
            75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