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體感染是由支原體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統(tǒng)等部位的炎癥性疾病,主要包括肺炎支原體感染、生殖支原體感染等類型。
肺炎支原體感染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典型癥狀為持續(xù)性干咳、低熱、咽痛,部分患者伴隨頭痛、肌肉酸痛。實驗室檢查可通過血清抗體檢測或咽拭子PCR確診。治療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懸劑、羅紅霉素膠囊、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等大環(huán)內酯類或四環(huán)素類藥物?;颊咝璞3质覂瓤諝饬魍ǎ苊鈩×疫\動。
生殖支原體感染屬于性傳播疾病,可引起尿道炎、宮頸炎等。男性表現(xiàn)為尿道刺痛、分泌物增多,女性可能出現(xiàn)白帶異常、下腹墜脹。診斷需依靠尿道/宮頸分泌物核酸檢測。治療推薦使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膠囊、交沙霉素片等抗生素,性伴侶需同步治療。感染期間禁止性生活,注意會陰部清潔。
支原體缺乏細胞壁,通過頂端特殊結構吸附宿主細胞表面,分泌過氧化氫等毒性物質導致組織損傷。這種獨特結構使其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天然耐藥。感染后機體產生的免疫反應可能誘發(fā)哮喘急性發(fā)作、溶血性貧血等并發(fā)癥。
5-15歲兒童、免疫功能低下者、性生活活躍人群感染風險較高。集體生活環(huán)境如學校、軍營易發(fā)生暴發(fā)流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后癥狀往往更嚴重,可能發(fā)展為支氣管肺炎或胸腔積液。
呼吸道感染預防需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觸咳嗽患者。生殖道感染預防應使用安全套,避免多個性伴侶。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增強體質有助于降低感染概率。出現(xiàn)疑似癥狀應及時進行病原學檢測,避免濫用抗生素導致耐藥性產生。
支原體感染患者應保證充足休息,每日飲水1500-2000毫升,飲食選擇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雞蛋羹、清蒸魚。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但需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所有藥物治療必須完成規(guī)定療程,即使癥狀消失也不可擅自停藥,防止復發(fā)或產生耐藥性。定期復查有助于評估治療效果。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912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187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451次瀏覽
689次瀏覽
618次瀏覽
733次瀏覽
74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