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主要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兩種常見類型。非小細胞肺癌約占肺癌病例的85%,主要包括腺癌、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較高,約占肺癌病例的15%。
非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生長速度相對較慢。腺癌多發(fā)生于肺外周,可能與長期吸煙或環(huán)境污染有關,早期可能表現(xiàn)為咳嗽、痰中帶血。鱗狀細胞癌常見于中央型肺癌,與吸煙關系密切,可能出現(xiàn)胸痛、呼吸困難。大細胞癌惡性程度較高,容易發(fā)生轉移。診斷通常需要結合胸部CT、支氣管鏡和病理活檢。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療、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早期患者預后較好。
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生長迅速,確診時多已發(fā)生轉移。該類型與吸煙密切相關,典型癥狀包括咳嗽加重、咯血、聲音嘶啞和上腔靜脈綜合征。由于早期易轉移至腦、肝和骨骼等部位,常伴有頭痛、骨痛等轉移癥狀。診斷依賴CT引導穿刺或支氣管鏡活檢。治療以化療和放療為主,局限期患者可能聯(lián)合胸部放療,廣泛期則以全身治療為重點。雖然對放化療敏感但易復發(fā),總體預后較差。
預防肺癌需戒煙并避免二手煙,減少廚房油煙和空氣污染暴露。40歲以上長期吸煙者建議每年進行低劑量CT篩查。出現(xiàn)持續(xù)咳嗽、胸痛、痰中帶血等癥狀應及時就診。確診后應根據(jù)病理類型和分期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同時注意營養(yǎng)支持和呼吸功能鍛煉。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監(jiān)測療效和不良反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有助于改善預后。
89次瀏覽 2025-10-27
65次瀏覽 2025-10-27
83次瀏覽 2025-10-27
88次瀏覽 2025-10-27
676次瀏覽 2024-01-05
63次瀏覽 2025-10-27
59次瀏覽 2025-07-15
78次瀏覽 2025-10-27
78次瀏覽 2025-10-27
101次瀏覽 2025-10-27
55次瀏覽 2025-10-27
79次瀏覽 2025-10-27
44次瀏覽 2025-10-27
45次瀏覽 2025-10-27
310次瀏覽 2025-10-27
170次瀏覽 2025-10-27
86次瀏覽 2025-10-27
68次瀏覽 2025-10-27
71次瀏覽 2025-10-27
107次瀏覽 2025-10-27
112次瀏覽 2025-10-27
80次瀏覽 2025-10-27
870次瀏覽
579次瀏覽
666次瀏覽
573次瀏覽
49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