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直腸癌的癌腫細胞破潰失血,毒素被吸收,從而導致了患者發(fā)生貧血、發(fā)熱、疲乏、消瘦、以及浮腫等癥狀。直腸癌給患者帶來最主要的危害表現就是以貧血、消瘦最為明顯。
左半直腸的腸腔較為狹小,糞便經過后變得非常粘稠,并已成形,而且發(fā)生在這個部位的癌癥為侵潤型癌。由于腸腔為環(huán)狀狹窄,因此患者會較早的出現腸梗阻的現象,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急性梗阻。
右半直腸腸腔較寬大,糞便經過后變得非常稀,而且直腸血運、淋巴豐富、吸收能力強等。癌腫細胞大多為軟癌,很容易發(fā)生破潰、壞死,從而導致出血感染。在臨床上主要以中毒癥狀為主,嚴重的時候可出現腸梗阻表現。
那么要如何預防直腸癌呢?
1、定期檢查
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如40歲以上男性,家族性多發(fā)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直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信號及早期癥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大便帶血或黑便,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2、改善飲食習慣
改變以肉類及高蛋白食物為主食的習慣。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
3、防治腸道疾病
積極預防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直腸炎)、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等,對于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大腸息肉分為五大類,即腺瘤性息肉、炎癥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生化性息肉及黏膜肥大贅生物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腫瘤性息肉,是直腸癌的癌前病變,所以當發(fā)現直腸腺瘤時,應在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并進行病理學檢查。如果不早期治療,絕大多數會變成大腸癌。另外,應積極治療習慣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4、化學藥物預防
目前用于直腸癌預防的藥物主要有:
(1)抗氧化劑
其作用機制為保護DNA免受自由基的損傷,它們包括維生素C和E、β2胡蘿卜素、葉酸等。
(2)非甾體類抗炎藥
這類藥物已經被證實能夠抑制直腸癌的發(fā)生。
(3)其它正在研究的有關藥物
過氧化酶增殖物活化受體配體、二甲亞砜(DFMO)、鈣劑(直合膽酸)、維生素D、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等。
5、積極鍛煉
尋找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自我放松,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52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248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0次瀏覽 2025-04-17
2847次瀏覽 2025-01-12
2800次瀏覽 2024-12-11
2871次瀏覽 2025-01-02
2891次瀏覽 2024-12-10
2801次瀏覽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