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股骨粉碎性骨折可通過復位固定、藥物治療、康復訓練、手術治療、營養(yǎng)支持等方式治療。左股骨粉碎性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外傷、骨質(zhì)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復應力損傷、遺傳性骨病等原因引起。
閉合復位或切開復位后采用石膏、支具或外固定架穩(wěn)定骨折端。適用于無明顯移位或軟組織條件差的患者,需定期復查調(diào)整固定強度。復位不良可能導致畸形愈合或關節(jié)功能障礙。
遵醫(yī)囑使用骨肽注射液促進骨痂形成,配合阿侖膦酸鈉片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洛索洛芬鈉貼劑。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避免自行調(diào)整劑量。
骨折穩(wěn)定后逐步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踝泵運動等床上訓練,4-6周后開始無負重關節(jié)活動,12周后根據(jù)愈合情況增加抗阻訓練。早期康復可預防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僵硬。
采用髓內(nèi)釘或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術恢復骨骼解剖結構,嚴重粉碎骨折可能需植骨。術后需預防深靜脈血栓和感染,定期拍攝X線監(jiān)測愈合進度。
每日補充800-1200mg鈣劑和400IU維生素D3,增加奶制品、深綠色蔬菜攝入。蛋白質(zhì)攝入量需達到1.2-1.5g/kg體重,但腎功能不全者需調(diào)整方案。
康復期需保持患肢抬高減輕腫脹,使用助行器時注意防跌倒,戒煙限酒以促進骨愈合。每周進行2-3次低強度有氧運動改善心肺功能,睡眠時保持患肢中立位,定期復查評估骨折愈合情況。飲食應保證充足優(yōu)質(zhì)蛋白和礦物質(zhì)攝入,控制鈉鹽預防水腫,體重超標者需逐步減重以降低關節(jié)負荷。
185次瀏覽 2025-11-16
180次瀏覽 2025-11-16
268次瀏覽 2025-11-16
182次瀏覽 2025-11-16
195次瀏覽 2025-11-16
154次瀏覽 2025-11-16
558次瀏覽 2025-11-16
326次瀏覽 2025-11-16
192次瀏覽 2025-11-16
352次瀏覽 2025-11-16
195次瀏覽 2025-11-16
193次瀏覽 2025-11-16
176次瀏覽 2025-11-16
169次瀏覽 2025-11-16
187次瀏覽 2025-07-15
127次瀏覽 2025-11-16
290次瀏覽 2025-11-16
124次瀏覽 2025-11-16
165次瀏覽 2025-11-16
344次瀏覽 2025-11-16
263次瀏覽 2025-03-21
143次瀏覽 2025-11-16
1155次瀏覽
586次瀏覽
920次瀏覽
894次瀏覽
990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