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從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裂解脫落下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塊胞質(zhì)。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數(shù)量是(100-300)×109/L。血小板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止血功能、參與凝血和保持血管內(nèi)皮細胞的完整。
正常人血小板可有6%-10%的變化,通常午后較清晨高,冬季較春季高;靜脈血較毛細血管血高;劇烈運動后及妊娠中、晚期升高。若少于50×109 /L,稱血小板減少癥,多于400×10 9 /L稱血小板增多癥。
在通常的血常規(guī)化驗單上關(guān)于血小板的指標有血小板計數(shù)(PLT),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和血小板分布寬度(PDW)等項目,那么這些項目的意義是什么呢?這里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PLT與MPV結(jié)合可以幫助分析鑒別血小板數(shù)量異常的原因:如果PLT降低,MPV增高,表示血小板減少是周圍血的原因;如果PLT降低,MPV也減少,表示骨髓增生障礙;如果PLT減少,MPV正常,表示血小板分布異常;如果PLT升高,MPV也增加,表示反應(yīng)性血小板增加;如果PLT升高,MPV降低,則表示病變來至于骨髓。
在病情判斷方面,動態(tài)觀察上述指標,如果MPV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開始恢復(fù);MPV持續(xù)下降,表示造血功能抑制更嚴重。比較觀察:MPV越低,越不易止血,越易出血。血栓前狀態(tài)或血栓性疾病時MPV增加。
156次瀏覽 2025-09-25
827次瀏覽 2025-09-25
376次瀏覽 2025-09-25
205次瀏覽 2025-09-25
126次瀏覽 2025-09-25
92次瀏覽 2025-09-25
296次瀏覽 2025-09-25
1424次瀏覽 2025-09-25
270次瀏覽 2025-09-25
118次瀏覽 2025-09-25
133次瀏覽 2025-09-25
129次瀏覽 2025-09-25
221次瀏覽 2025-09-25
401次瀏覽 2024-09-25
72次瀏覽 2025-09-25
174次瀏覽 2025-03-21
1147次瀏覽 2025-09-25
262次瀏覽 2025-09-25
489次瀏覽 2025-09-25
771次瀏覽 2025-09-25
162次瀏覽 2025-09-25
101次瀏覽 2025-09-25
218次瀏覽
231次瀏覽
319次瀏覽
342次瀏覽
507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