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醫(yī)源性傳播是在醫(yī)院范圍內接受檢查或治療后而感染乙肝病毒。除了去醫(yī)院就診的人群之外,醫(yī)護人員也是乙肝醫(yī)源性傳播的高危人群。
血液制品
患者在接受治療是輸入了乙肝病毒陽性者的血液或血制品,會發(fā)生乙肝的醫(yī)院性傳播。
醫(yī)療器械
診治過程中使用了被乙肝陽性血液或其他體液污染的醫(yī)療器械,感染乙肝病毒。
1、使用被血液污染的注射器等經皮膚感染。注射極少量的含乙肝病毒的血漿即可發(fā)生乙肝病毒感染。在注射、化驗采血、針灸、針刺或預防注射時,如果消毒不嚴或者共用針頭或針筒,注射器殘留物中的乙肝病毒就可引起乙肝傳播。
2、使用未實行一用一消毒的手術器械、口腔科牙鉆及各種內窺鏡,還有中醫(yī)科常用的針灸針等都有可能造成乙肝傳播。
3、醫(yī)院中的手術室、產房、口腔科、化驗室、血庫及血透室,若消毒隔離制度不嚴,亦為重要的傳播途徑。特別是在工作人員不慎被刺傷或外傷時,即使有少量的乙肝陽性血污染傷口,特別是乙肝“大三陽”有完整乙肝病毒的血液,幾乎百分之百遭到傳染。
患者在醫(yī)院檢查治療之前,應該檢測體內乙肝表面抗體,確保有效的抗體滴度,減少可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醫(yī)護人員也應該定期檢測體內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加強乙肝免疫。杜絕乙肝醫(yī)源性傳播。
?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622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7-07
674次瀏覽 2023-08-15
0次瀏覽 2025-07-07
0次瀏覽 2025-07-07
3989次瀏覽 2025-02-12
4126次瀏覽 2025-01-24
3995次瀏覽 2025-02-24
3927次瀏覽 2025-01-07
3993次瀏覽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