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一名69歲的男性患者因為呼吸微弱、咳嗽咳痰而來院就診,經過一番望聞問切,明確患者是痰濕血瘀 所致的不適,經過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存在肺結節(jié)。經過中藥調理將近五個月后患者癥狀改善,肺部結節(jié)消失,整體治療效果較好。
【基本信息】男 、69歲
【疾病類型】肺結節(jié)、痰濕血瘀
【治療醫(yī)院】濟寧市中醫(yī)院
【治療方案】中藥治療:包括清半夏、陳皮、黃芩片、茯苓、昆布、牡蠣、桑白皮、連翹、夏枯草、土茯苓、炒白術、茵陳、黨參片、山藥、玄參、醋鱉甲等,根據(jù)癥狀變化調整用藥劑量
【就診時間】2021年1月
【治療周期】中藥調理將近5個月
【治療效果】患者無痰,胸悶憋氣明顯改善,胸痛幾乎消失,肺部結節(jié)消失
一、初次面診
2022年1月13日下午,患者在兒子的陪同下,步履維艱的來到我的門診室,父子二人愁容滿面,眼中帶著期許的神色。一見面我就發(fā)現(xiàn)患者面色發(fā)黃,呼吸微弱,咳嗽中帶有少許的痰音,判斷患者大概呼吸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我趕忙示意二人坐下,不要過度擔心,然后詢問患者的具體情況,患者說自己突然感覺呼吸困難,憋氣嚴重,前胸會出現(xiàn)陣陣疼痛,且胃部經常有灼燒感,睡眠還不足。我再觀其舌苔,發(fā)現(xiàn)其舌苔厚膩,發(fā)黃面色多暗,說明患者存在痰濕血瘀的情況。患者于本地醫(yī)院做了胸部CT提示肺結節(jié),為進一步明確病因需完善相關檢查。
二、治療經過
2022年1月13日,在判斷大體病情后,我安排患者去做胸部CT。CT顯示患者兩側胸廓對稱,雙側肺門不大?;颊咝挠靶螒B(tài)正常,主動脈及冠狀動脈走行區(qū)局限性鈣化。縱膈內未見腫塊及明顯腫大淋巴結。兩肺可見多發(fā)小葉間隔增厚及細網格影,其內見彌漫分布類圓形透光區(qū)。
患者右肺下葉外基底段近胸膜處實性結節(jié),邊緣不規(guī)則,周圍可見胸膜牽拉,直徑約11mm?;颊哂曳紊先~實性小結節(jié)及微小結節(jié),較大者直徑約6mm。
綜合患者的情況,我建議他采取中藥調理的方式來改善癥狀,于是開具了清半夏、陳皮、黃芩片、茯苓、昆布、牡蠣、桑白皮、連翹、夏枯草、土茯苓、炒白術、茵陳、黨參片、山藥、玄參、醋鱉甲等藥物,讓患者水煎服用。
患者于2022年5月16日復診,CT顯示患者右肺上葉胸膜處有類圓形結節(jié),右肺下葉原不規(guī)則結節(jié)未顯示,其它指標與從前一樣,于是我調整了部分藥物的劑量?;颊哂?022年5月31日再次復診,患者無痰,胸悶憋氣明顯改善,胸痛未出現(xiàn),無心悸心慌。
三、治療效果
自2022年1月17日患者使用清半夏、陳皮等藥物治療后,患者自述感覺喉嚨基本無痰,呼吸順暢了很多,胸部的疼痛頻率明顯減少。且患者的面色紅潤了很多,體力增強了很多,就連飲食也十分通暢,胃部無明顯灼熱感。
患者2022年5月31日復診時,患者胸悶憋氣已經得到明顯改善,基本沒了胸痛癥狀,無心悸心慌,無四肢乏力。且胃部舒適,飲食已趨于正常,大便一日兩次。整體來說治療效果較好。
四、注意事項
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現(xiàn)咳嗽咳痰、痰中帶血、發(fā)燒寒戰(zhàn)、渾身無力、體重減輕、胸悶氣短、胸部疼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警惕癥狀加重。同時一定要改善自身的生活習慣,千萬不要抽煙,盡量不要飲酒,同時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另外,如今空氣污染問題仍然嚴重,應遠離空氣污染區(qū)域,經常到空氣清新的地方去,避免肺部受損??蛇m當?shù)倪M行一些太極、快走等運動,保證營養(yǎng)的攝入,保證蛋類、奶類等食物的攝入,增強體質,從而提高免疫力。
五、個人感悟
通過對患者的治療,我感悟頗深,人的生活習慣,對人的健康有重要的影響?;颊唢嬍巢灰?guī)律,經常使用偏辣偏咸的食物,且作息沒有具體規(guī)律,很容易造成身體透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往往會誘發(fā)某種疾病的發(fā)生。病人患有肺結節(jié),其實早先他就有預感,其肺部偶爾會出現(xiàn)隱隱作痛。起初他只是以為勞累所致,休息幾天就好了,畢竟以前也有過類似情況。
誰知胸部疼痛的頻率越來越高,出現(xiàn)了胸悶憋氣,呼吸不順暢。但是患者以為是小毛病,還是堅持自愈,不肯去就醫(yī)。好在兒子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才將老人帶來就醫(yī)。隨著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嚴重,很多老人得不到應有的關心,等老人生病了,兒女卻不知道,很容易造成病情加重。
所以,對待老年人,我們必須加大關心愛護的力度。同時還要對老年人進行醫(yī)學科普,增強其自身的預防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中醫(yī)治療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治療周期通常較長,建議患者積極診治,采取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方式進行治療,以便達到更好的效果。
84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571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174次瀏覽 2025-03-21
122次瀏覽 2025-10-24
163次瀏覽 2025-10-24
401次瀏覽 2024-09-25
77次瀏覽 2025-10-24
425次瀏覽 2025-10-24
87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96次瀏覽 2025-10-24
57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105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272次瀏覽
349次瀏覽
576次瀏覽
696次瀏覽
80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