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下頜智齒后,如果病人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的護理,很容易造成傷口無法愈合,這就是干槽癥。因為拔出智齒后,骨創(chuàng)面缺少保護,這讓細菌很容易入侵感染,那么,怎么來診斷干槽癥呢?
診斷
1.拔牙3~4天后出現(xiàn)劇烈持續(xù)性疼痛,并向耳顳部、下頜下區(qū)或頭頂部放射,疼痛持續(xù)可長達十余日。
2.拔牙窩內(nèi)空虛,或有腐敗壞死的殘留血凝塊,如用棉球蘸取內(nèi)容物嗅之有惡臭。
3.拔牙窩骨壁有明顯觸痛,創(chuàng)口周圍牙齦略紅腫。
4.局部淋巴結可有腫大,壓痛。
治療
干槽癥與口腔手術后感染有關,一旦發(fā)生干槽癥,治療原則是徹底清創(chuàng)以及隔離外界對牙齒槽窩的刺激,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治療方法是在阻滯麻醉下,用3%過氧化氫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在牙槽窩內(nèi)放入碘仿紗條。防止碘仿紗條脫落,還可將牙齦縫合固定一針。1~2周可愈合,8~10天后可取出碘仿紗條,此時牙槽窩骨壁上已有一層肉芽組織覆蓋,并可逐漸愈合。
預防
預防干槽癥的發(fā)生,除盡量減少創(chuàng)傷,預防感染,盡力縮小創(chuàng)口外,在創(chuàng)內(nèi)置各種制劑,均有不同的預防功效。
928次瀏覽 2025-10-01
356次瀏覽 2025-10-01
72次瀏覽 2025-10-01
97次瀏覽 2025-10-01
161次瀏覽 2025-10-01
96次瀏覽 2025-10-01
0次瀏覽 2025-10-01
410次瀏覽 2025-10-01
128次瀏覽 2025-10-01
174次瀏覽 2025-10-01
187次瀏覽 2025-10-01
293次瀏覽 2025-10-01
567次瀏覽 2025-10-01
263次瀏覽 2025-03-21
205次瀏覽 2025-10-01
0次瀏覽 2025-10-01
103次瀏覽 2025-10-01
0次瀏覽 2025-10-01
59次瀏覽 2025-07-15
440次瀏覽 2025-10-01
101次瀏覽 2025-10-01
192次瀏覽 2025-10-01
226次瀏覽
269次瀏覽
306次瀏覽
252次瀏覽
18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