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手術(shù)的膽囊息肉患者應(yīng)該定期檢查,一般1~3個月進行一次影像學檢查,測量息肉大小。超聲檢查是目前測量膽囊息肉大小最常用的方法,由于超聲儀器普及較好,檢查方法簡單,對人體沒有射線傷害,患者經(jīng)濟負擔較輕,也是膽囊息肉患者比較理想的檢查。
有的患者會發(fā)現(xiàn)每次復查時超聲報告上測量出來的膽囊息肉大小都不同,膽囊息肉的大小不是逐漸增大的,而是有時較大,有時較小的。難道膽囊息肉會忽大忽小嗎?其實,超聲檢查并不能十分精確地測量出膽囊息肉的大小,超聲檢查存在誤差。
超聲檢查是利用超聲波原理發(fā)明的,操作者將探頭放在患者身體表面,通過探測超聲波回聲大小來顯示器官每個切面的影像。膽囊息肉常常呈類圓形,在不同的切面會測量出不同的直徑。不同的醫(yī)生有不同的操作手法,這樣可能導致測量膽囊息肉直徑時,每個醫(yī)生選取的測量平面不同,因此測量數(shù)值也不同。超聲檢查儀的分辨率有限,兩次測量的膽囊息肉直徑之間差異在1~3mm,即使同一個醫(yī)生短時間內(nèi)反復檢查同一個患者,也常獲得不同的測量值。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544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575次瀏覽 2023-07-26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0次瀏覽 2025-03-25
2427次瀏覽 2024-12-19
2369次瀏覽 2024-12-01
2412次瀏覽 2025-02-26
2363次瀏覽 2025-02-03
2415次瀏覽 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