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惡性腫瘤
76059次播放 2022-10-11
51382次播放 2021-11-02
55019次播放 2021-10-11
相關語音 更多
相關醫(yī)生 更多
相關文章 更多
56612次瀏覽 2025-08-25
62865次瀏覽 2025-08-25
48555次瀏覽 2025-08-25
相關問答 更多
肝癌易向肺部、骨骼、淋巴結、腎上腺等器官轉移。轉移概率與腫瘤分期、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等因素相關。
肝癌細胞經血行轉移至肺部最為常見,患者可能出現(xiàn)咳嗽、咯血、胸痛等癥狀。胸部CT是主要診斷手段,靶向治療聯(lián)合局部放療可改善預后。
椎體和骨盆是常見轉移部位,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骨痛或病理性骨折。骨掃描結合MRI可明確診斷,雙膦酸鹽類藥物能有效緩解骨破壞。
肝門部及腹膜后淋巴結最易受累,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可確診。轉移淋巴結壓迫膽管可能導致黃疸,需及時行膽道引流術。
右側腎上腺更易受累,多數(shù)患者無明顯癥狀。增強CT顯示腎上腺占位伴動脈期強化時需高度懷疑,立體定向放療對孤立轉移灶效果顯著。
肝癌患者應每3個月復查增強CT或MRI監(jiān)測轉移情況,同時保持均衡飲食,適當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避免劇烈運動以防病理性骨折。
轉氨酶升高可能與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肝癌等多種疾病有關,肝癌屬于較嚴重的可能性。
長期高脂飲食或肥胖可能導致肝細胞脂肪堆積,引起轉氨酶輕度升高,通過減重和飲食調整可改善。
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會引發(fā)肝臟炎癥,伴隨乏力、黃疸等癥狀,需抗病毒治療如恩替卡韋、索磷布韋等藥物。
部分抗生素、解熱鎮(zhèn)痛藥等可能損傷肝細胞,停藥后配合護肝藥物如水飛薊賓、雙環(huán)醇可恢復。
肝癌患者轉氨酶常顯著升高,伴隨消瘦、肝區(qū)疼痛等癥狀,需通過手術切除或靶向藥物侖伐替尼等綜合治療。
發(fā)現(xiàn)轉氨酶持續(xù)異常應及時完善超聲、腫瘤標志物等檢查,避免飲酒并保持規(guī)律作息。
肝癌早期多數(shù)情況下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早期肝癌可通過手術切除、局部消融治療、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等方式干預,5年生存率相對較高。
根治性肝切除術是早期肝癌首選方案,適用于腫瘤局限且肝功能良好的患者,術后需定期復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學檢查。
射頻消融或微波消融適用于直徑小于3厘米的腫瘤,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勢,可能需要重復進行以達到完全滅活。
索拉非尼、侖伐替尼等分子靶向藥物可用于無法手術的患者,通過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延緩進展,需配合肝功能監(jiān)測使用。
PD-1抑制劑如帕博利珠單抗可通過激活T細胞殺傷腫瘤,部分患者可實現(xiàn)長期帶瘤生存,需警惕免疫相關不良反應。
確診后應立即戒酒并控制肝炎活動,適量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避免腌制及霉變食物,每3個月復查超聲和腫瘤標志物。
健康資訊 更多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