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2022-06-01 09:24 37人閱讀
慢性盆腔炎可能由病原體感染、鄰近器官炎癥蔓延、宮腔操作后感染、性傳播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抗生素治療、物理治療、中藥調理、手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
1、病原體感染
慢性盆腔炎多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等病原體上行感染導致,常表現為下腹持續(xù)性隱痛、陰道分泌物增多。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等抗生素,配合甲硝唑氯化鈉注射液抗厭氧菌感染。急性發(fā)作期需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
2、鄰近器官炎癥
闌尾炎、腹膜炎等鄰近器官炎癥擴散可能引發(fā)盆腔炎,典型癥狀包括發(fā)熱、腰骶部酸痛??蛇x用左氧氟沙星片聯(lián)合替硝唑片控制感染,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建議每日溫水坐浴15分鐘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
3、宮腔操作感染
人工流產、刮宮等宮腔操作后未規(guī)范抗感染易誘發(fā)炎癥,多伴有月經紊亂、異常子宮出血。需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預防性抗感染,配合婦科千金膠囊活血化瘀。術后1個月內避免盆浴及游泳,定期復查超聲。
4、性傳播疾病
不潔性行為傳播的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可發(fā)展為慢性盆腔炎,常見同房后腹痛加重。治療需伴侶同時服用鹽酸米諾環(huán)素膠囊,配合紅外線理療促進炎癥吸收。治療期間使用避孕套阻隔交叉感染,3個月后復查病原體。
5、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易反復發(fā)作盆腔炎,癥狀多遷延不愈。除規(guī)范使用注射用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外,可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調節(jié)免疫。每日保證8小時睡眠,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抵抗力。
慢性盆腔炎患者應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經期避免使用衛(wèi)生棉條。飲食宜清淡,多食用西藍花、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每周進行3次以上快走或瑜伽等適度運動,維持合理體重有助于預防復發(fā)。若出現發(fā)熱、劇烈腹痛需立即就醫(yī)。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