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26人閱讀
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時間一般在出生后24小時內(nèi)、1個月齡、6個月齡各接種一劑,實際接種時間可能受到母親乙肝病毒感染狀態(tài)、新生兒出生體重、早產(chǎn)或疾病狀態(tài)、接種后不良反應等因素影響。
母親為乙肝病毒攜帶者時,新生兒需在出生12小時內(nèi)接種首劑疫苗,并同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體重低于2000克的早產(chǎn)兒,首劑疫苗需在體重達標后接種,但仍需在出生后12小時內(nèi)注射免疫球蛋白。
存在嚴重先天性疾病或免疫缺陷的新生兒,需由??漆t(yī)生評估后調(diào)整接種方案。
出現(xiàn)嚴重過敏反應等特殊情況時,后續(xù)劑次需延遲接種并重新制定免疫計劃。
建議家長嚴格遵循國家免疫規(guī)劃程序,按時完成全程接種,接種后需觀察30分鐘無異常方可離開,出現(xiàn)局部紅腫或低熱屬常見反應無須特殊處理。
有乙肝抗體通常無須接種乙肝疫苗加強針,是否需要加強接種主要與抗體水平、感染風險、免疫狀態(tài)、職業(yè)暴露等因素有關(guān)。
乙肝表面抗體滴度超過10mIU/ml時具有保護作用,定期檢測抗體水平可評估是否需要補種。
醫(yī)務人員、血液透析患者等高危人群,即使存在抗體仍建議定期加強免疫。
免疫功能低下者抗體衰減較快,可能需要更頻繁的抗體監(jiān)測和補種。
存在明確乙肝病毒暴露風險時,無論抗體水平如何都建議立即接種加強針。
建議定期檢測乙肝五項指標,根據(jù)抗體水平和醫(yī)生建議決定是否補種疫苗,同時注意避免血液和體液接觸的高危行為。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