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42人閱讀
慢性非活動性胃炎不屬于萎縮性胃炎,兩者是不同類型的胃炎。慢性非活動性胃炎主要表現(xiàn)為胃黏膜的慢性炎癥,但胃黏膜腺體未發(fā)生萎縮;萎縮性胃炎則以胃黏膜腺體減少或消失為特征,可能伴隨腸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
慢性非活動性胃炎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膽汁反流等因素引起,胃鏡檢查可見黏膜充血水腫,但腺體結構完整?;颊呖赡艹霈F(xiàn)上腹隱痛、飽脹感、噯氣等癥狀,但胃酸分泌功能一般正常。治療以根除幽門螺桿菌、保護胃黏膜為主,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膠體果膠鉍膠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
萎縮性胃炎則屬于癌前病變,胃黏膜固有腺體逐漸萎縮甚至消失,可能由長期慢性炎癥進展而來。胃鏡下可見黏膜變薄、血管透見,部分患者伴隨胃酸分泌減少。該病可能無明顯癥狀,或表現(xiàn)為食欲減退、貧血、消瘦等。治療需定期胃鏡監(jiān)測,必要時使用葉酸片、維生素B12注射液等藥物干預,重度異型增生需考慮內(nèi)鏡下黏膜切除。
兩類胃炎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戒煙限酒,保持規(guī)律進食。建議慢性非活動性胃炎患者每1-2年復查胃鏡,萎縮性胃炎患者需根據(jù)病理結果縮短隨訪間隔。若出現(xiàn)持續(xù)腹痛、體重下降、黑便等癥狀應及時就診,由消化科醫(yī)生評估病情進展。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