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2023-09-29 17:21 50人閱讀
吃零食的人確實更容易得蛀牙。頻繁進食零食會增加口腔酸性環(huán)境持續(xù)時間,破壞牙齒表面釉質,從而提升蛀牙發(fā)生概率。
零食通常含有較多糖分或碳水化合物,這些成分會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產(chǎn)生酸性物質。酸性環(huán)境持續(xù)存在會逐漸腐蝕牙齒釉質,形成齲齒。尤其是黏性零食如軟糖、餅干等,容易殘留在牙齒縫隙中,延長酸性物質作用時間。碳酸飲料、果汁等含糖飲品也會加速這一過程。
部分人群由于唾液分泌量較少或口腔清潔不及時,更容易在吃零食后出現(xiàn)蛀牙。唾液具有中和酸性物質的作用,但頻繁進食會降低唾液保護效果。兒童和青少年由于牙齒發(fā)育尚未完全,釉質較薄,吃零食后更需注意口腔清潔。某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口腔環(huán)境更利于細菌繁殖。
預防零食導致的蛀牙需控制進食頻率,選擇低糖或無糖零食,如堅果、奶酪等。每次進食后及時漱口或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每天至少刷牙兩次并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對于已經(jīng)形成的淺表齲齒,可通過氟化物治療阻止進一步發(fā)展,較深的齲齒則需進行充填修復。
孕婦有蛀牙可通過口腔清潔、飲食調整、藥物治療、補牙修復、根管治療等方式處理。蛀牙通常由口腔衛(wèi)生不良、飲食習慣不當、細菌感染、牙釉質損傷、孕期激素變化等因素引起。
1、口腔清潔
孕婦需堅持每日刷牙兩次,使用含氟牙膏輕柔清潔牙齒表面及牙齦邊緣。配合牙線清理牙縫殘留食物,減少牙菌斑堆積。餐后可用溫鹽水漱口,抑制口腔細菌繁殖。避免用力橫刷導致牙齦出血或牙釉質磨損。
2、飲食調整
減少高糖食物攝入,如糕點、碳酸飲料等易致齲食品。增加富含鈣質的牛奶、奶酪及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幫助增強牙釉質抗齲能力。兩餐間選擇無糖酸奶或堅果作為零食,避免長時間酸性環(huán)境侵蝕牙齒。
3、藥物治療
若出現(xiàn)牙髓炎或牙齦感染,可遵醫(y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洛分散片等B類安全抗生素。局部疼痛可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片緩解,禁用含利多卡因的局部麻醉劑。所有藥物需在產(chǎn)科與牙科醫(yī)生共同評估后使用。
4、補牙修復
淺層齲齒可通過玻璃離子水門汀或復合樹脂填充修復,避免齲洞擴大。治療時采用橡皮障隔離操作區(qū)域,減少汞合金材料接觸。孕中期4-6個月為相對安全治療期,需避免孕早期放射線檢查。
5、根管治療
深度齲壞引發(fā)牙髓壞死時需行根管治療,徹底清除感染組織。術前需評估胎兒狀況,術中采用無砷失活劑及低濃度麻醉藥。術后佩戴臨時牙冠保護,分娩后再行永久修復。急性炎癥期可能需切開引流控制感染。
孕婦出現(xiàn)蛀牙應盡早就診專業(yè)口腔科,治療前需告知孕周及健康狀況。日常使用軟毛牙刷和抗敏感牙膏護理,定期進行牙科檢查。妊娠期唾液成分變化易致齲,需加強預防性潔牙和窩溝封閉。出現(xiàn)牙齦腫脹或自發(fā)疼痛時須立即就醫(yī),避免感染影響胎兒發(fā)育。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