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41人閱讀
治療產后風濕可遵醫(yī)囑使用獨活寄生湯、黃芪桂枝五物湯、當歸四逆湯、羌活勝濕湯、防風通圣散等中藥方劑。產后風濕多因氣血不足、風寒濕邪侵襲所致,表現(xiàn)為關節(jié)疼痛、畏寒怕風等癥狀,需在中醫(yī)辨證后選擇合適方劑。
獨活寄生湯由獨活、桑寄生、杜仲等組成,適用于肝腎虧虛型產后風濕。該方劑能祛風濕、補肝腎,改善腰膝冷痛、屈伸不利等癥狀。常見劑型有湯劑和顆粒劑,需配合桂枝、牛膝等藥材加減使用。
黃芪桂枝五物湯含黃芪、桂枝、白芍等,主治氣血兩虛型產后風濕。方中黃芪補氣固表,桂枝溫經通陽,可緩解肢體麻木、自汗惡風。臨床多用湯劑,常與當歸、川芎等配伍增強療效。
當歸四逆湯以當歸、桂枝、細辛為主藥,針對血虛寒凝型產后風濕。具有溫經散寒、養(yǎng)血通脈之效,適用于手足厥冷、關節(jié)刺痛。劑型包括湯劑和丸劑,需避免與寒涼藥物同服。
羌活勝濕湯由羌活、防風、蒼術等構成,專治濕邪偏盛型產后風濕。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改善關節(jié)腫脹、沉重酸痛。常用湯劑形式,濕熱體質者需配伍黃柏等清熱藥物。
防風通圣散含防風、荊芥、麻黃等,適用于風寒表證明顯者。具有發(fā)汗解表、散風除濕作用,能緩解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多制成散劑或丸劑,表虛多汗者慎用。
產后風濕患者除中藥治療外,需注意關節(jié)保暖,避免直接吹風受涼。飲食宜溫補,可適量食用羊肉、生姜等溫性食物,忌生冷油膩。適當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舒緩運動促進氣血運行,但應避免過度勞累。治療期間保持情緒舒暢,定期復診調整用藥方案。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