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38人閱讀
十三歲孩子經常便秘可通過調整飲食、增加運動、培養(yǎng)排便習慣、補充益生菌、使用藥物等方式改善。便秘通常由膳食纖維攝入不足、水分缺乏、運動量少、腸道菌群紊亂、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調整飲食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攝入有助于改善便秘。菠菜、西藍花、燕麥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家長需幫助孩子每日攝入適量堅果和豆類,避免過多食用精制米面。梨、火龍果等水果含山梨醇,可軟化糞便。注意避免過量飲用牛奶或進食油炸食品。
2、增加運動
每日保持30分鐘以上中強度運動能刺激腸道蠕動。跳繩、慢跑等有氧運動可加速胃腸血液循環(huán),騎自行車等腹部發(fā)力運動能直接按摩腸道。家長需督促孩子減少久坐時間,課間進行伸展活動。運動后及時補充溫水效果更佳。
3、培養(yǎng)排便習慣
建立固定排便時間有助于形成條件反射。建議選擇餐后1小時內嘗試排便,此時胃結腸反射最活躍。使用腳凳保持蹲姿能放松肛直角。家長需提醒孩子避免刻意抑制便意,如廁時集中注意力,每次排便時間控制在5分鐘內。
4、補充益生菌
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等益生菌制劑可調節(jié)腸道微生態(tài)。部分乳制品含天然益生菌,但需注意乳糖不耐受情況。使用抗生素后更需及時補充,避免腸道菌群失衡加重便秘。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菌株。
5、使用藥物
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滲透性瀉藥可安全用于兒童。開塞露能應急處理糞便嵌塞,但不宜長期使用。比沙可啶腸溶片等刺激性瀉藥需嚴格遵醫(yī)囑。若伴隨腹痛或便血,可能需完善腸鏡檢查排除先天性巨結腸等器質性疾病。
家長需記錄孩子排便頻率和糞便性狀,保證每日飲水量達到1500毫升。可嘗試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睡前飲用溫蜂蜜水也有輔助作用。若調整生活方式2周仍無改善,或出現(xiàn)體重下降、腹脹嘔吐等癥狀,應及時到兒科或消化內科就診,排除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全身性疾病。注意避免自行長期使用瀉藥,防止產生藥物依賴性。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