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33人閱讀
盆腔炎引起的劇烈腹痛可通過抗生素治療、熱敷緩解、臥床休息、調整飲食、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盆腔炎通常由細菌感染、衛(wèi)生習慣不良、鄰近器官炎癥蔓延、免疫力低下、醫(yī)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療
細菌感染是盆腔炎的主要病因,需遵醫(yī)囑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頭孢曲松鈉針對革蘭陰性菌感染,左氧氟沙星對衣原體感染有效,甲硝唑適用于厭氧菌感染。用藥期間可能出現(xiàn)惡心、皮疹等不良反應,需避免飲酒。
2、熱敷緩解
下腹部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性疼痛。將40-45℃熱水袋裹毛巾敷于下腹,每次15-20分鐘,每日2-3次。注意防止燙傷,皮膚感覺異常者慎用。熱敷可配合屈膝側臥位減輕腹部張力。
3、臥床休息
急性發(fā)作期需絕對臥床,采取半臥位減少炎性滲出物積聚。避免提重物、劇烈運動等增加腹壓的行為。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疼痛嚴重時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等鎮(zhèn)痛藥。
4、調整飲食
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如魚湯、蒸蛋、小米粥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飲水1500-2000ml。適量補充含益生菌的酸奶,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5、手術治療
形成盆腔膿腫或抗感染治療無效時,需行腹腔鏡膿腫引流術或患側附件切除術。術后需留置引流管2-3天,繼續(xù)靜脈抗生素治療。手術可能導致輸卵管粘連,有生育需求者應盡早就醫(yī)。
盆腔炎患者應每日清洗會陰,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穿著寬松棉質內褲,避免使用護墊。急性期癥狀緩解后仍需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療,防止轉為慢性炎癥。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嘔吐或疼痛加劇時需立即復診。長期慢性盆腔痛者可嘗試盆底肌康復訓練,每周3次溫水坐浴有助于炎癥吸收。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