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攜帶者和乙肝患者的區(qū)別
2025-08-26 08:45:11
乙肝攜帶者和乙肝患者的區(qū)別在于病毒活躍程度及肝臟損傷情況。乙肝攜帶者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但肝功能正常、無肝組織損傷的人群;乙肝患者則存在病毒復制活躍、肝功能異?;蚋谓M織炎癥壞死等病理改變。
乙肝攜帶者通常無臨床癥狀,肝臟生化指標如轉氨酶水平保持正常范圍,影像學檢查未見明顯異常。這類人群體內(nèi)乙肝病毒多處于低復制或不復制狀態(tài),傳染性相對較低,日常無須特殊治療,但需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乙肝病毒DNA載量及肝臟超聲等指標。乙肝攜帶者可能終身不發(fā)病,但存在因免疫力下降導致病毒激活的風險。
乙肝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肝炎表現(xiàn),如乏力、食欲減退、黃疸等,實驗室檢查可見轉氨酶升高、乙肝病毒DNA載量超過標準值,部分患者可能發(fā)展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乙肝患者需要根據(jù)病情進行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恩替卡韋片、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等核苷類似物,同時需評估肝臟損傷程度并干預并發(fā)癥。乙肝患者具有較強傳染性,需嚴格管理傳染源。
無論乙肝攜帶者或患者,均應避免飲酒、慎用肝毒性藥物,保持規(guī)律作息與均衡飲食。建議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乙肝兩對半及病毒載量,接種乙肝疫苗的密切接觸者需檢測抗體水平。出現(xiàn)不明原因消瘦、腹脹或皮膚瘀斑時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