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臺城制藥的招股書,投資者也許會認為這是一家非常具有成長性的企業(yè),因為從主要財務指標上來看,臺城制藥的業(yè)績可謂無懈可擊,近乎它宣稱的“發(fā)展勢頭強勁,盈利能力良好。”
臺城制藥2009-2011年及2012年1-6月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0213.91萬元、25080.75萬元、30513.13萬元和17032.26萬元,凈利潤分別為2409.99萬元、4798.48萬元、6969.49萬元和3924.02萬元;2010年度和2011年度營業(yè)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4.08%和21.66%,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99.11%和45.24%,2012年1-6月實現的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2011年全年的55.82%和56.30%。
另外,對比臺城制藥的凈利潤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還能發(fā)現臺城制藥的凈利潤品質挺好,因為該公司2009年到201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231.55萬元、4691.58萬元和6980.66萬元,與同期的凈利潤相差無幾。
而且臺城制藥最近三年的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從2009年的45.60%下降到2011年的20.38%,存貨周轉率(次)也在同步下降,2009-2011年分別為3.05、2.74和2.65。
然而,再好的包裝也會露餡,表面形勢大好的臺城制藥也許正在面臨銷量下降的可能。
臺城制藥招股書顯示,2009年到2011年公司預付款項分別為684.66萬元、2877.05萬元及1001.20萬元,其中2011年較2010年的預付款減少了1875.85萬元,降低65.20%。臺城制藥對預付款項如此大幅度下降的解釋是,“主要系公司訂購的原材料已陸續(xù)到貨驗收入庫所致”。
但與之相對應的是,2009至2011年間臺城制藥的存貨數據并不支持這個理由。
臺城制藥2009年至2011年的存貨金額分別為5535.24萬元、6382.93萬元和7456.07萬元,年增加額分別為847.69萬元、1073.14萬元,差額僅為225.45萬元,遠低于1875.85萬元的預付款差額。對此前后矛盾的說法,臺城制藥未作出任何回應。
“有可能是產品銷售賣不出去,因此減少了對原材料的采購”。浙江一位投行人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