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膝蓋下面疼痛可通過休息制動、冷敷熱敷、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跑步膝蓋下面疼痛通常由髕腱炎、髕骨軟化癥、半月板損傷、滑膜炎、骨關節(jié)炎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動
跑步膝蓋下面疼痛時需立即停止運動,避免加重損傷。急性期建議臥床休息1-3天,使用護膝或彈性繃帶固定膝關節(jié)。日常行走時可借助拐杖減輕膝關節(jié)負荷,上下樓梯盡量側身行走。
2、冷敷熱敷
急性疼痛發(fā)作48小時內可用冰袋冷敷10-15分鐘,間隔2小時重復進行。48小時后改為熱敷,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于疼痛部位,每次20分鐘。冷熱交替敷貼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
3、藥物治療
疼痛明顯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塞來昔布膠囊等。關節(jié)腫脹者可配合外用藥物如氟比洛芬凝膠貼膏、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軟骨損傷患者可補充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
4、物理治療
超聲波治療可促進炎癥吸收,每次治療10分鐘。沖擊波治療對慢性肌腱炎效果較好,每周1次。超短波治療能緩解深層組織炎癥,每次15分鐘??祻推诳蛇M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和直腿抬高練習。
5、手術治療
經(jīng)3-6個月保守治療無效的頑固性髕腱炎可行關節(jié)鏡下清理術。半月板三級損傷需行半月板縫合或部分切除術。嚴重髕骨軟化癥可考慮脛骨結節(jié)抬高術。術后需配合系統(tǒng)性康復訓練恢復關節(jié)功能。
跑步膝蓋下面疼痛恢復期間應避免深蹲、跳躍等加重膝關節(jié)負荷的動作。建議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替代跑步。日常飲食可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富含膠原蛋白的蹄筋類食物,有助于軟骨修復。運動前充分熱身,運動后做好拉伸,選擇緩沖性能好的專業(yè)跑鞋。若疼痛持續(xù)2周不緩解或出現(xiàn)關節(jié)交鎖、腫脹發(fā)熱等癥狀,應及時至骨科或運動醫(yī)學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