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搞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博禾醫(yī)生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膽紅素代謝異常導致皮膚、黏膜黃染的常見病癥,主要與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代謝能力不足有關。關鍵應對措施包括光療、藥物治療和母乳喂養(yǎng)調整。
1. 膽紅素生成過多
新生兒紅細胞壽命較短,破壞后產生大量膽紅素。早產兒更易出現(xiàn)這種情況,因其紅細胞數(shù)量相對更多。母嬰血型不合(如ABO溶血)會加劇紅細胞破壞,需通過Coomb試驗確診。
2. 肝臟代謝功能不成熟
新生兒肝臟酶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特別是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不足,影響膽紅素結合。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會加重代謝障礙,需篩查TSH水平。遺傳性疾病如Crigler-Najjar綜合征屬罕見病因。
3. 腸肝循環(huán)增加
胎便延遲排出會使腸道內膽紅素重吸收增加。母乳性黃疸多發(fā)生在生后5-7天,與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有關,暫停母乳3天可幫助診斷。喂養(yǎng)不足導致排便減少也是常見誘因。
治療方面,藍光照射是首選方案,通過光異構作用將脂溶性膽紅素轉化為水溶性物質。嚴重病例需換血治療,指征包括膽紅素超過換血閾值或出現(xiàn)急性膽紅素腦病癥狀。藥物可選用白蛋白結合游離膽紅素,或苯巴比妥誘導酶活性。
預防重于治療,出生后盡早開奶促進排便,每日哺乳8-12次。出院前經皮膽紅素篩查不可少,高風險嬰兒需48小時內復查。家長應學會觀察黃疸進展順序,從面部向軀干、四肢蔓延提示程度加重。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多數(shù)預后良好,但極重度可能遺留神經系統(tǒng)損害。掌握黃疸出現(xiàn)時間、進展速度和伴隨癥狀是判斷病情的關鍵,任何異常都應及時就醫(yī)評估。醫(yī)療機構應規(guī)范隨訪流程,建立從篩查到干預的完整管理體系。
新生兒心肌酶正常范圍是多少
新生兒游泳可以嗎 新生兒游泳需注意四點
新生兒皮膚干燥是什么原因
新生兒總膽紅素高怎么回事,怎么辦
新生兒肛門周圍裂口子怎么辦
總膽紅素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新生兒拉肚子怎么處理 揭曉新生兒拉肚子的正確處理方法
多大的孩子可以掛新生兒科
新生兒風疹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
新生兒寶寶肚臍炎怎么做好護理
什么是新生兒期重癥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