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拉血是什么病的征兆

博禾醫(yī)生
拉肚子伴隨血便可能是由痔瘡、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腸息肉等疾病引起。血便癥狀需根據出血顏色、伴隨癥狀等綜合判斷病因,鮮紅色血便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暗紅色或柏油樣便可能源于上消化道病變。
痔瘡是直腸末端靜脈叢曲張形成的團塊,排便時糞便摩擦可導致痔核表面破損出血。典型表現為便后滴鮮血或廁紙染血,血液不與糞便混合,可能伴有肛門瘙癢或異物感。輕度可通過高纖維飲食、溫水坐浴緩解,反復出血需考慮硬化劑注射或結扎治療。
志賀菌、沙門菌等病原體感染引發(fā)的腸道炎癥,表現為腹痛、里急后重及黏液膿血便,可能伴隨發(fā)熱。糞便檢查可見大量白細胞和紅細胞,確診需細菌培養(yǎng)。治療需根據藥敏結果選用抗生素,同時補充電解質防止脫水。
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癥,病變多始于直腸并向近端蔓延。特征為反復發(fā)作的腹瀉伴黏液膿血便,結腸鏡檢查可見黏膜連續(xù)性糜爛潰瘍。急性期需用美沙拉嗪或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癥,嚴重者可能需生物制劑或結腸切除術。
可累及全消化道的透壁性炎癥,常見腹痛、腹瀉及體重下降。血便程度較潰瘍性結腸炎輕,但可能并發(fā)腸瘺或梗阻。診斷依賴內鏡和影像學檢查,治療采用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聯合營養(yǎng)支持,狹窄病變需手術切除。
腸道黏膜隆起性病變,較大息肉表面潰破可導致無痛性血便。腺瘤性息肉有癌變風險,結腸鏡檢查能明確息肉位置及性質。直徑超過1厘米的息肉建議內鏡下切除,術后需定期隨訪防止復發(fā)。
出現血便時應記錄出血頻率、顏色及伴隨癥狀,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急性腹瀉期間建議飲用淡鹽水補充電解質,可適量食用蘋果泥、山藥粥等低渣食物。若血便持續(xù)超過3天或出現頭暈、心悸等貧血表現,需立即就醫(yī)進行糞便潛血試驗、腸鏡等檢查。長期反復血便患者建議每年做一次胃腸鏡檢查,40歲以上人群即使無癥狀也應定期篩查結直腸癌。
寶寶拉肚子、吐、發(fā)燒怎么辦
大人肚子有蟲的癥狀
葡萄會讓寶寶拉肚子么
寶寶拉肚子受風怎么回事
寶寶又拉肚子又嘔吐是什么原因
4歲寶寶拉肚子又吐怎么辦
寶寶拉肚子跟吐是怎么回事
三個月寶寶拉肚子吃了藥多久能好
寶寶拉肚子生眼屎是怎么回事
孕晚期胎兒缺氧會肚子疼嗎
寶寶吐拉肚子泡沫怎么回事
3歲小孩肚子痛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