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為什么導致上消化道出血

博禾醫(yī)生
肝硬化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門靜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肝硬化患者可能因肝功能減退、凝血功能障礙、胃黏膜病變等因素加重出血風險,需及時就醫(yī)干預。
肝硬化時肝臟結構破壞導致血流阻力增加,門靜脈壓力升高,迫使血液通過側支循環(huán)分流。食管胃底靜脈因管壁薄、壓力高易擴張迂曲,形成靜脈曲張。進食粗糙食物或腹壓驟增時可能引發(fā)破裂出血??赏ㄟ^內(nèi)鏡下套扎術或組織膠注射治療,藥物如注射用生長抑素、特利加壓素注射液有助于降低門脈壓力。
肝硬化患者肝臟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及功能異常,導致凝血機制受損。輕微外傷或黏膜損傷即可誘發(fā)出血。治療需補充維生素K1注射液、輸注新鮮冰凍血漿,嚴重者可考慮重組人凝血因子VIIa注射液。
門靜脈高壓性胃病是肝硬化常見并發(fā)癥,胃黏膜血管擴張充血、黏膜屏障功能受損,易發(fā)生糜爛出血。非甾體抗炎藥、酒精等刺激因素可加重病變。治療需停用損傷胃黏膜藥物,使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如注射用奧美拉唑鈉、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混懸凝膠。
肝臟解毒功能下降導致內(nèi)毒素血癥,刺激一氧化氮過量生成,加重血管擴張和出血傾向。同時白蛋白合成減少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組織水腫影響止血。需補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合并感染時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頭孢曲松鈉。
門靜脈高壓常伴脾臟腫大,血小板在脾臟內(nèi)滯留破壞增加,加重血小板減少癥。部分患者需行脾動脈栓塞術或脾切除術,術前可短期使用注射用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提升血小板水平。
肝硬化患者應進食軟質(zhì)易消化食物,避免堅硬、辛辣刺激性飲食;限制鈉鹽攝入以控制腹水;嚴格戒酒;定期監(jiān)測血常規(guī)、肝功能等指標。出現(xiàn)嘔血、黑便等癥狀時立即平臥并禁食,盡快就醫(yī)。日常需遵醫(yī)囑服用普萘洛爾片等降低門脈壓力藥物,避免用力排便、劇烈咳嗽等增加腹壓的行為。
得了肝硬化,會變成肝癌嗎?專家提醒:2個癥狀尤其注意
肝硬化和散步有關?醫(yī)生勸告:不想病情惡化,最好注意這4點
醫(yī)生:每天多吃一個水煮雞蛋,肝硬化和膽囊炎風險升高?一文揭曉
消化道出血算大病嗎
消化道出血是什么疾病
消化道出血指征包括哪些
消化道出血大便黑色多久能好轉(zhuǎn)正常
消化道出血可能出現(xiàn)哪些并發(fā)癥
肝硬化發(fā)生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
寶寶消化道出血有哪些癥狀
消化道出血的指征是什么意思
早期肝硬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