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nèi)濕氣重 推薦10款健脾祛濕湯

博禾醫(yī)生
脾虛濕困時,應健脾除濕,將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利尿)或減少或清除引起身體免疫反應的物質(zhì),溫補脾胃是緩解濕困的最佳途徑。溫脾可食用健脾食品,如鯽魚、胡蘿卜、蘋果、淮山、蓮子、茨實、豬肚、鴨子等。;祛濕食品包括紅豆、薏米、生菜、扁豆、冬瓜等。,或者平時堅持喝治療祛濕飲料。潮濕往往和“寒”在一起,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也不要吃太冷的食物。以下是一些去濕的方法:
★夏枯草用豬橫雷煮
功效:清熱祛濕,除肝熱
材料:豬橫利500克,夏枯草,綿茵陳各20克,生姜4片。
做法:1、將豬橫雷先飛水去腥備用。2、將夏枯草、棉茵陳、生姜、豬橫雷放入砂鍋中,加水2500毫升。先用武火鍋滾,再用文火鍋調(diào)味約2小時。
適應癥:豬橫利性澀,補脾胃,助消化;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綿茵陳有清濕熱、退黃疸的功效。因此,湯能清熱祛濕,尤其適合糖尿病患者。
★淮山扁豆鍋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luò)
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實15克,薏米15克,鮮雞腳200克(約10只),姜絲少。
做法:先把雞腳洗干凈,切掉腳趾甲。將淮山、扁豆、芡實、薏苡仁、雞腳、姜片放入瓦鍋中,加水2500毫升(約10碗水),用文火煮2小時。煮好后加鹽調(diào)味。
適應癥:湯中雞腳味甘平,具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此外,雞腳含有更多的膠原蛋白,能使皮膚光滑有彈性;淮山具有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的功效;扁豆具有健脾化胃的功效;芡實具有健脾除濕、固腎益精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水、滲濕的功效。因此,本湯適用于脾虛、濕、疲勞、大便松弛的人。
注:建議不要用冷凍雞腳,否則會影響湯的鮮味。
★白術(shù)陳皮豬肚湯
功效:健脾燥濕開胃
材料:陳皮10克,白術(shù)30克,鮮豬肚半至一個,砂仁6克,姜5片。
制法:1、先將豬肚洗凈飛水。
2、將所有材料放入湯鍋中,加水約2500毫升,煮沸后用文火煮約1個半小時。3、取出豬肚切片,放回鍋里,再煮30分鐘,調(diào)味。
適應癥:白術(shù)補氣健脾,燥濕利水;陳皮具有理氣調(diào)中、燥濕化痰的功效;豬肚甘、溫、補虛、健脾胃。因此,湯能健脾開胃,促進食欲,尤其適合腹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
注:本湯性溫,陰虛內(nèi)熱者不宜。
★紅豆粉葛煲鯖魚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
材料:紅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少,鯖魚500克,姜3片
做法:1、紅豆、陳皮洗凈;粉葛去皮洗凈,切塊。2、去鱗和內(nèi)臟,洗凈,慢火煎至微黃。3、將所有材料放入瓦鍋中,加入2500毫升清水。武火煮沸后,換成文火鍋2小時,加入適量鹽調(diào)味。
適應癥:紅豆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濕的功效;粉葛能祛脾胃虛火,生津止渴;鯖魚具有強筋骨、活血活氣、逐水利濕的功效。因此,湯特別適合濕熱內(nèi)涵癥、長熱毒癰瘡、舌紅苔黃膩的人。
★芡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健脾祛濕。
原料:100克芡實,一只老鴨。
做法:老鴨宰凈,芡實放鴨腹加水2500ml,武火煮沸后,文火繼續(xù)煮2小時,加少許鹽吃。
適應癥:芡實味甘平,具有健脾祛濕、益腎固精的功效;老鴨性溫甘,入脾、胃、肺、腎經(jīng),滋陰補血。因此,湯適用于陰虛濕者,如咽干、虛熱、心煩伴便爛、舌苔白膩者。
★煮雞腳的眉豆花生
功效:健脾祛濕,強筋健骨
材料:眉豆80克,花生50克,雞腳4對,蘑菇8個,豬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清洗配料,去除蘑菇;雞腳洗凈,切對;豬瘦肉洗凈,和姜放入瓦鍋中,加水2500毫升。武火鍋滾動后,將文火鍋改為約2小時。
適應癥:眉豆甘、平、無毒,具有祛暑解渴、健脾健胃、除濕止瀉的功效;花生性質(zhì)平淡,味道甘甜,具有健脾潤肺、補血的功效;這種湯可以去除水分,而不是寒冷,健脾健胃,而不是油膩。同時,對腳氣病、兒童脾虛胃虛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沙葛豬骨湯
原料:沙葛500克,豬扇骨500克,眉豆50克,紅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片,姜2片,水10碗。
做法:
1.將紅豆、眉豆、扁豆洗凈,浸泡1-2小時;
2.將豬扇切成大塊,洗凈,焯水撈起;
3.洗凈沙葛,去皮,去筋,切塊;
4.煮沸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zhuǎn)小火煮一小時,用鹽調(diào)味。
功效:
清熱祛濕,健脾開胃。
★薏仁豬腳湯
功效:健脾益胃,利濕,壯腰膝
材料:薏米30克,一只干凈的豬腳約半斤
制作方法:將薏米碾碎,將豬腳洗凈,切碎,與薏米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1500毫升黃酒、姜、清水,蓋上。用猛火煮沸,去除湯面上的浮沫,然后用文火煨約2小時;豬蹄煮熟后,依次加入鹽、醬油、蔥、胡椒粉。
★白鯽魚煲湯
用油將魚的兩面煎成黃色,用沸水煮湯,煮成白色乳汁。然后加入3克砂仁、3克陳皮、20克香菜和10克姜,稍微滾三分鐘。鯽魚性甘平,補而不燥,健脾祛濕,營養(yǎng)豐富。中醫(yī)認為這方補脾胃很好。
★田艾煲鯽魚
田艾30克,鯽魚250克,生姜10克,煮湯喝。這種方法不僅健脾祛濕,還能預防蠶豆病。
濕氣太重對身體有什么壞處?起床后注意3個細節(jié),自測濕氣重不重
紅糖、生姜是濕氣克星?提醒:真正能調(diào)理濕氣的是這3種方法
身體排濕氣會起小紅疹嗎
很多人不知道的祛濕良方——參苓白術(shù)散,從根源上祛除濕氣!
濕氣是“萬病之源”?建議多吃這3種食物,排出濕氣一身輕
濕氣纏身怎么辦?做好這三件事,輕松祛濕暖身!
泡腳包能改善濕氣和失眠?適合所有人嗎,你了解自己的體質(zhì)嗎?
濕氣重長痘痘的緩解方法
“濕氣”最怕這種豆,中老年一周吃2次,利尿消水腫,祛濕健脾
濕氣引起的皮膚瘙癢用什么藥好得快呢
濕氣重會起蕁麻疹嗎
吃粉蕉是不是會濕氣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