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缺鐵性貧血需通過飲食補充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及維生素C,同時結(jié)合醫(yī)生建議的藥物治療。優(yōu)先選擇動物肝臟、紅肉、血制品等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搭配維生素C促進吸收,必要時口服鐵劑。
1. 血紅素鐵食物
血紅素鐵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中,吸收率高達15%-35%。動物肝臟如雞肝、豬肝每100克含鐵量超過20毫克,建議每周食用1-2次。牛肉、羊肉等紅肉鐵含量約3-5毫克/100克,可選擇燉煮方式保留營養(yǎng)。鴨血、豬血等血制品鐵吸收率優(yōu)異,可制作血豆腐湯或炒食。
2. 非血紅素鐵強化
植物性食物含非血紅素鐵需搭配促吸收因子。黑木耳干品鐵含量達185毫克/100克,泡發(fā)后涼拌食用。芝麻醬富含鐵和鈣,每日1-2勺拌入輔食。強化鐵米粉作為嬰幼兒主食,配合西蘭花、菠菜等深色蔬菜,注意焯水去除草酸。
3. 維生素C協(xié)同方案
維生素C能將三價鐵轉(zhuǎn)化為易吸收的二價鐵。鮮棗、獼猴桃等水果加餐時食用,草莓、橙子榨汁搭配主食。彩椒、西紅柿快炒保留維C,建議每餐搭配50克。避免與牛奶、咖啡同食影響鐵吸收,間隔至少1小時。
4. 藥物補充要點
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適合嬰幼兒,對胃腸刺激小。多糖鐵復合物膠囊適用于學齡兒童,每日劑量按體重計算。富馬酸亞鐵咀嚼片口味適宜,需飯后服用減輕副作用。補鐵期間觀察大便顏色,療程通常持續(xù)3-6個月。
定期檢測血紅蛋白指標,治療劑量需達到每日4-6mg/kg元素鐵。飲食調(diào)整需長期堅持,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比例保持1:1。烹飪使用鐵鍋可增加膳食鐵含量,酸性食物烹調(diào)提升鐵溶出率。重度貧血或飲食補充無效時,及時就醫(yī)進行靜脈補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