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問題認識到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早期癥狀隱匿,晚期可能出現(xiàn)上腹疼痛、消瘦、嘔血等表現(xiàn)。認識胃癌需要重點關注九個核心問題:發(fā)病高危因素、早期預警信號、診斷方法、病理分型、臨床分期、治療原則、預后影響因素、術后護理及預防措施。
一、高危因素
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誘因之一,可導致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上皮化生。高鹽飲食、腌制食品攝入過量會損傷胃黏膜屏障。吸煙酗酒會促進亞硝胺類致癌物形成。有胃癌家族史者患病風險增加2-3倍,尤其CDH1基因突變攜帶者。胃息肉、胃潰瘍等癌前病變未及時干預可能惡變。
二、早期癥狀
早期胃癌70%無癥狀,部分患者出現(xiàn)非特異性上腹隱痛,進食后飽脹感較常見。食欲減退伴體重進行性下降需警惕,尤其40歲以上人群。少數(shù)表現(xiàn)為反酸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易被誤認為胃炎。大便隱血試驗持續(xù)陽性提示可能存在黏膜出血。
三、診斷方法
胃鏡檢查是金標準,可直接觀察病變并取活檢。超聲內(nèi)鏡能判斷腫瘤浸潤深度,CT檢查用于評估淋巴結轉移。腫瘤標志物CA72-4和CEA聯(lián)合檢測輔助診斷。新一代基因檢測如HER2檢測可指導靶向治療。PET-CT對遠處轉移灶檢出率較高。
四、病理類型
Lauren分型中腸型胃癌分化較好,多見于胃竇部。彌漫型胃癌惡性度高,易發(fā)生腹膜轉移。混合型兼具兩者特征。WHO分類包含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等亞型。印戒細胞癌屬于特殊類型,預后極差。
五、分期標準
TNM分期中T1期腫瘤局限在黏膜層,T4期突破漿膜層。N分期根據(jù)淋巴結轉移數(shù)量劃分,M1期代表遠處轉移。臨床Ⅰ期5年生存率超過90%,Ⅳ期不足10%。新輔助化療可使部分Ⅲ期患者降期。
六、治療策略
早期胃癌可行內(nèi)鏡下黏膜剝離術。進展期多采用根治性胃切除術配合D2淋巴結清掃。SOX或XELOX方案是常用化療組合。HER2陽性患者可聯(lián)合曲妥珠單抗治療。免疫治療用于PD-L1高表達病例。
七、預后因素
腫瘤直徑超過5厘米預后較差。脈管癌栓提示易復發(fā)轉移。術后切緣陽性需二次手術。腹膜種植轉移是常見死因。規(guī)范隨訪能早期發(fā)現(xiàn)復發(fā)灶。
八、術后管理
胃切除后需少食多餐,每日6-8餐為宜。補充維生素B12預防貧血,鈣劑預防骨代謝異常。傾倒綜合征患者應避免高糖飲食。每3個月復查胃鏡和腫瘤標志物。
九、預防措施
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胃癌風險降低50%。每日蔬菜攝入不少于400克,限制加工肉制品。40歲以上高危人群建議每2年胃鏡篩查。戒煙限酒可減少黏膜損傷。適當運動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
胃癌防治需要建立三級預防體系,普通人群應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高危對象定期胃鏡檢查,確診患者需接受規(guī)范化綜合治療。術后堅持營養(yǎng)管理和隨訪復查,出現(xiàn)不明原因消瘦或腹痛應及時就診。日常飲食推薦新鮮果蔬和優(yōu)質(zhì)蛋白,避免過熱過硬食物刺激胃黏膜。
胃癌術后怎樣治療
復禾遷移
晚期胃癌手術后能活幾年
復禾遷移
胃癌導致因素是什么
復禾遷移
胃癌化療后需要注意事項有哪些
復禾遷移
什么東西預防胃癌術后癌細胞復發(fā)轉移
復禾遷移
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關系
復禾遷移
腸胃癌癥是怎么引起的
復禾遷移
ct胃部正常會不會胃癌
復禾遷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