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常見癥狀包括持續(xù)咳嗽、胸痛、發(fā)熱和呼吸困難,治療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抗真菌藥物或手術清除病灶。真菌感染多發(fā)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早期診斷可顯著改善預后。
1. 肺部真菌感染的癥狀表現(xiàn)
咳嗽是肺部真菌感染的典型癥狀,多為干咳或伴有少量血絲痰。胸痛常呈現(xiàn)鈍痛或刺痛感,深呼吸時加重。發(fā)熱以中低熱為主,曲霉菌感染可能出現(xiàn)39℃以上高熱。部分患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尤其在活動后明顯。影像學檢查可見肺部結節(jié)、空洞或浸潤影,需與肺結核、細菌性肺炎鑒別。
2. 臨床常用治療方法
抗真菌藥物治療需持續(xù)2-3個月,伏立康唑適用于曲霉菌感染,每日2次靜脈注射;卡泊芬凈對念珠菌有效,每日1次給藥;兩性霉素B脂質體治療隱球菌病,需監(jiān)測腎功能。手術治療適用于藥物控制不佳的局限性病灶,包括肺葉切除術、楔形切除術或空洞引流術。重癥患者可聯(lián)合免疫調節(jié)治療,如干擾素γ皮下注射。
3. 易感人群與預防措施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接受放化療的腫瘤患者風險較高。預防性用藥建議氟康唑每日200mg口服。保持居住環(huán)境干燥通風,避免接觸霉變物質。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化療患者可預防性使用泊沙康唑。出現(xiàn)不明原因發(fā)熱超過1周應及時進行胸部CT和G試驗檢測。
肺部真菌感染的確診依賴痰培養(yǎng)、血清學檢測和病理活檢,延誤治療可能導致感染擴散至中樞神經系統(tǒng)。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和血藥濃度,伏立康唑用藥期間需避光。對于存在基礎疾病的患者,應同步治療原發(fā)病,維持CD4細胞計數(shù)>200/μl可顯著降低復發(f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