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急疹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高熱后全身出現(xiàn)玫瑰色皮疹,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可自愈。處理重點在于控制發(fā)熱、保持水分、觀察并發(fā)癥。
1. 癥狀表現(xiàn)
典型癥狀分為兩個階段:初期突發(fā)39-40℃高熱持續(xù)3-5天,可能伴隨輕度咳嗽或腹瀉;熱退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直徑2-5毫米的玫瑰色斑丘疹,從軀干蔓延至四肢,無瘙癢感。約20%患兒會出現(xiàn)前囟門隆起,部分可能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皮疹通常在3天內消退且不留痕跡。
2. 病因機制
人類皰疹病毒6型(HHV-6)是主要病原體,90%病例由該病毒引起。病毒通過唾液傳播,潛伏期約5-15天。6個月至2歲嬰幼兒是高發(fā)人群,因母體抗體消失而自身免疫力尚未完善。春秋季發(fā)病率較高,傳染性較弱但需注意隔離防護。
3. 家庭護理方法
體溫超過38.5℃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每次10-15mg/kg)或布洛芬(每次5-10mg/kg)退熱,給藥間隔不少于4小時。保持室溫22-24℃,每日補充水分量為每公斤體重80-100ml??蛇x用米湯、蘋果汁等補充電解質。皮疹期穿著純棉衣物,避免使用沐浴露擦洗。
4. 就醫(yī)指征
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超過72小時、抽搐、拒食拒水、呼吸急促或皮疹持續(xù)超過1周需及時就診。血常規(guī)檢查顯示白細胞減少有助于確診,但通常不建議在出疹前進行侵入性檢查。極少數病例可能并發(fā)腦炎或血小板減少,需住院靜脈注射更昔洛韋治療。
嬰幼兒急疹具有自限性且預后良好,家長應保持冷靜觀察病情變化。患病期間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痊愈后可獲得持久免疫力。注意與麻疹、風疹等出疹性疾病鑒別,不確定時建議拍攝皮疹照片供醫(yī)生參考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