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口腔潰瘍可通過保持口腔清潔、調(diào)整飲食結構、補充維生素、局部藥物治療、緩解疼痛、預防感染等方式治療。幼兒口腔潰瘍通常由口腔黏膜損傷、營養(yǎng)缺乏、免疫力低下、病毒感染、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潔:
使用嬰幼兒專用軟毛牙刷或紗布輕柔清潔口腔,避免用力刷牙加重潰瘍面損傷。餐后用溫鹽水或兒童專用漱口水漱口,減少食物殘渣滯留。注意奶瓶、餐具定期消毒,防止細菌滋生引發(fā)繼發(fā)感染。
2、調(diào)整飲食結構:
暫停食用過熱、過硬、過酸的食物,改為溫涼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湯、蔬菜泥、蒸蛋羹。避免柑橘類水果等刺激性食物,可適量食用香蕉、蘋果等溫和水果。保證每日飲水量,維持口腔黏膜濕潤度。
3、補充維生素:
缺乏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易導致口腔潰瘍反復發(fā)作。可通過食用動物肝臟、全谷物補充維生素B1、B2,攝入獼猴桃、草莓等補充維生素C。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復合維生素補充劑,但需避免過量補充。
4、局部藥物治療:
醫(yī)生可能開具含利多卡因的潰瘍貼片緩解疼痛,或使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促進潰瘍愈合。中成藥如西瓜霜噴劑具有清熱解毒功效,但需注意藥物成分是否會引起過敏反應。所有藥物均需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5、緩解疼痛:
潰瘍發(fā)作期可使用冷藏的安撫奶嘴或干凈紗布包裹冰塊冷敷患處。避免患兒因疼痛拒食,可采用少量多餐方式。夜間疼痛明顯時可適當抬高床頭,減少唾液積聚刺激潰瘍面。
6、預防感染:
注意觀察潰瘍面是否出現(xiàn)化膿、周圍組織紅腫等感染跡象。避免患兒用手摳抓潰瘍,勤剪指甲減少細菌殘留。皰疹性口腔潰瘍具有傳染性,需隔離患兒餐具毛巾,接觸患兒后及時洗手消毒。
預防幼兒口腔潰瘍需建立規(guī)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定期進行戶外活動接觸陽光,促進維生素D合成。注意排查過敏原,部分患兒對牛奶、雞蛋等食物過敏可能誘發(fā)潰瘍。培養(yǎng)飯后漱口習慣,乳牙萌出期特別注意牙齦清潔。若潰瘍持續(xù)2周未愈、伴隨發(fā)熱或全身皮疹,需及時就診排除血液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