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兒童細菌性肺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霧化吸入、退熱處理、補液支持、吸氧療法等方式治療。細菌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
1、抗生素治療:
針對細菌性肺炎需使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頭孢呋辛、阿奇霉素等。用藥前需進行痰培養(yǎng)或血培養(yǎng)明確病原體,療程通常持續(xù)7-10天。治療期間需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如皮疹、腹瀉等。
2、霧化吸入:
采用布地奈德混懸液聯(lián)合特布他林溶液進行霧化治療,可緩解氣道炎癥與支氣管痙攣。每日2-3次霧化能有效改善患兒呼吸困難癥狀,使用后需清潔面部并拍背排痰。
3、退熱處理:
體溫超過38.5℃時需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懸液退熱。物理降溫可采用溫水擦浴,避免使用酒精擦拭。高熱驚厥患兒需及時就醫(yī),退熱期間注意補充水分。
4、補液支持:
通過口服補液鹽或靜脈輸液糾正脫水,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嬰幼兒每日需水量按體重計算,出現(xiàn)尿量減少、口唇干燥等脫水表現(xiàn)時應加強補液。母乳喂養(yǎng)患兒可增加哺乳頻率。
5、吸氧療法:
血氧飽和度低于92%時需給予鼻導管或頭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鐘。嚴重呼吸衰竭患兒可能需要無創(chuàng)通氣支持,治療期間需持續(xù)監(jiān)測血氧變化。
患兒護理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濕度維持在50%-60%。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米粥、蔬菜泥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謴推诳蛇M行輕柔拍背促進排痰,每日監(jiān)測體溫變化。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密切觀察呼吸頻率、精神狀態(tài)等指標,如出現(xiàn)呼吸急促、嗜睡等病情加重表現(xiàn)需立即復診。預防措施包括按時接種肺炎疫苗、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加強手衛(wèi)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