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可通過熱敷腹部、飲用溫姜水、穴位按壓、調(diào)整姿勢、服用胃黏膜保護劑等方式緩解。胃痛通常由胃酸刺激、胃痙攣、飲食不當、精神緊張、胃炎等原因引起。
1、熱敷腹部:
用40℃左右熱水袋敷于上腹部,通過熱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胃部平滑肌痙攣。熱敷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避免燙傷皮膚。此法對受寒或飲食生冷引發(fā)的胃痛效果顯著。
2、飲用溫姜水:
取3片鮮姜加300毫升溫水浸泡10分鐘,姜辣素可抑制胃酸過度分泌,姜烯酚成分能中和胃酸。注意胃潰瘍急性期禁用,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攝入量。
3、穴位按壓:
用拇指按壓中脘穴(臍上4寸)和足三里(膝蓋下3寸),每個穴位按壓3分鐘,通過刺激迷走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胃腸蠕動。按壓力度以產(chǎn)生酸脹感為宜,孕婦慎用此法。
4、調(diào)整姿勢:
采用膝蓋跪地、上半身前傾的跪趴姿勢,減輕腹腔壓力。胃食管反流者可墊高床頭15厘米,賁門松弛者進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鐘。
5、藥物干預:
鋁碳酸鎂可快速中和胃酸,硫糖鋁能在潰瘍面形成保護膜,匹維溴銨可解除平滑肌痙攣。需注意質(zhì)子泵抑制劑需空腹服用,H2受體阻滯劑可能引起頭痛等副作用。
長期胃痛患者需保持規(guī)律飲食,每日5-6餐且每餐七分飽,避免辛辣、過酸、油炸食物。推薦食用山藥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餐后30分鐘進行散步等輕度運動。合并嘔血、黑便、體重下降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yī),40歲以上人群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冬季注意胃部保暖,情緒緊張時可練習腹式呼吸,每日飲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