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和高脂血癥。典型癥狀包括尿液泡沫增多、下肢凹陷性水腫、體重增加、乏力以及眼瞼浮腫。
1、蛋白尿: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3.5克是診斷核心標準,尿液中出現大量細小持久泡沫。蛋白尿源于腎小球濾過屏障破壞,血漿白蛋白等物質漏出。需通過尿蛋白電泳區(qū)分選擇性或非選擇性蛋白尿,指導后續(xù)免疫抑制劑選擇。
2、低蛋白血癥:
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時易引發(fā)膠體滲透壓下降。患者可能出現甲床蒼白、肌肉萎縮,嚴重者出現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長期低蛋白狀態(tài)可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和藥物代謝障礙。
3、高度水腫:
首發(fā)于眼瞼和下肢的凹陷性水腫,晨起眼瞼腫脹明顯,午后下肢腫脹加重。嚴重時出現胸腹腔積液和陰囊水腫,體重短期內增加5公斤以上需警惕漿膜腔積液。
4、高脂血癥: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顯著升高,與肝臟代償性合成增加有關。可能出現眼瞼黃色瘤和動脈粥樣硬化加速,部分患者會主訴頭暈目眩等血粘度增高癥狀。
5、并發(fā)癥表現:
感染風險增加常見于呼吸道和泌尿系統(tǒng);血栓形成多表現為下肢深靜脈血栓;急性腎損傷時出現尿量減少和血肌酐升高。兒童患者可能伴有生長發(fā)育遲緩。
患者日常需保持低鹽優(yōu)質蛋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控制在3克以內,優(yōu)先選擇魚肉、雞蛋白等生物價高的蛋白質。適度活動避免靜脈血栓,但應防止劇烈運動加重蛋白尿。注意記錄每日尿量和體重變化,監(jiān)測血壓和水腫程度。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預防感冒等感染誘因。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腎功能和血清白蛋白指標,水腫明顯時需限制每日飲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