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可通過飲食調整、藥物治療、內鏡治療、手術治療、疼痛管理等方式治療。慢性胰腺炎通常由長期酗酒、膽道疾病、遺傳因素、高脂血癥、自身免疫異常等原因引起。
1、飲食調整:
低脂高蛋白飲食可減輕胰腺負擔,每日脂肪攝入需控制在20克以下。建議選擇清蒸魚、雞胸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及酒精。營養(yǎng)不足者可補充胰酶制劑,同時需注意補充脂溶性維生素。
2、藥物治療:
胰酶替代治療常用胰酶腸溶膠囊、復方消化酶膠囊等改善消化功能。疼痛控制可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嚴重疼痛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鎮(zhèn)痛藥物。合并糖尿病者需進行血糖監(jiān)測和降糖治療。
3、內鏡治療:
對于胰管狹窄或結石患者,可采用內鏡下胰管支架置入術解除梗阻。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可清除胰管內結石,改善胰液引流。該治療創(chuàng)傷小,能有效緩解腹痛和胰腺功能不全癥狀。
4、手術治療:
胰管空腸吻合術適用于胰管擴張患者,可建立新的消化液引流通道。胰腺部分切除術用于局部病變嚴重者,術后需長期補充胰酶。手術能緩解頑固性疼痛,但可能影響內分泌功能。
5、疼痛管理:
神經阻滯術可阻斷腹腔神經叢傳導,緩解頑固性疼痛。心理干預結合放松訓練有助于改善疼痛感知。疼痛日記記錄有助于醫(yī)生評估治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
慢性胰腺炎患者需嚴格戒酒并戒煙,每日進行30分鐘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建議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每餐控制在300克以內。定期監(jiān)測血糖和營養(yǎng)狀況,每年進行胰腺影像學檢查。出現(xiàn)持續(xù)腹痛、體重驟降或脂肪瀉加重時應及時復診。保持規(guī)律作息和樂觀心態(tài)對疾病控制具有積極作用,可適當練習腹式呼吸緩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