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可通過抗病毒治療、免疫調(diào)節(jié)治療、保肝護肝治療、中醫(yī)中藥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干預。該疾病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復制活躍程度與機體免疫狀態(tài)是決定治療方案的關鍵因素。
1、抗病毒治療:
核苷酸類似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丙酚替諾福韋是核心治療藥物,通過抑制病毒DNA聚合酶阻斷病毒復制。干擾素類藥物如聚乙二醇干擾素α適用于特定患者群體,需嚴格評估肝功能及耐受性??共《局委熜璩掷m(xù)監(jiān)測病毒載量及耐藥情況。
2、免疫調(diào)節(jié)治療:
胸腺肽α1等免疫增強劑可改善機體對病毒的清除能力。對于免疫耐受期患者,需謹慎評估免疫激活時機。治療過程中需定期檢測淋巴細胞亞群及細胞因子水平,避免過度免疫反應導致肝損傷加重。
3、保肝護肝治療:
甘草酸制劑如復方甘草酸苷可減輕肝臟炎癥反應,水飛薊賓膠囊等具有抗氧化和穩(wěn)定肝細胞膜作用。嚴重肝損傷時需靜脈給予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藥物,同時監(jiān)測凝血功能及膽紅素變化。
4、中醫(yī)中藥治療:
扶正化瘀膠囊等中成藥可輔助改善肝臟微循環(huán),茵梔黃制劑對黃疸癥狀有緩解作用。中醫(yī)辨證施治常用清熱解毒、疏肝理氣等治法,需注意中藥肝毒性風險,避免與西藥相互作用。
5、手術治療:
肝硬化失代償期合并門脈高壓可考慮經(jīng)頸靜脈肝內(nèi)門體分流術,肝衰竭患者需評估肝移植指征。手術前需全面評估Child-Pugh分級及MELD評分,術后需終身抗病毒治療預防復發(fā)。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應保持清淡飲食,適當增加優(yōu)質蛋白攝入但需控制總量,避免高脂飲食加重肝臟負擔。規(guī)律作息避免熬夜,戒酒并慎用肝損傷藥物。適度進行太極拳、散步等低強度運動,定期復查肝功能、病毒學指標及肝臟超聲。出現(xiàn)乏力加重、腹脹或皮膚黃染等癥狀需及時就診。家庭成員應接種乙肝疫苗,避免共用剃須刀等可能接觸血液的物品。